吴军老师在《得到》App上开设了期栏目,叫硅谷来信。本书主要精选了栏目中关于生活题材的课程。通过旅行、博物馆、读书、音乐、摄影、美酒、奢侈品七个方面介绍生活中的乐趣。
封面上有句话“具体生活不是抽象任性的美好畅想”。想必多数人看到了,而将腰面翻开里面还藏着一句“具体生活是具体而细微的实际行动”。估计会有不少人未曾注意过。
但也无妨,上下两句断开看的话,理解的感受不会差别太多。
具体生活不是抽象,那反过来就是具体实际的了。天马行空的想象,细嗅蔷薇的体验生活。这个道理大家都懂,然而多数生活时会陷入既有习惯周边俗套或者他人己的期许。自己从未为美好而坚持,虽千万人吾往矣。
在生活中总会遇到自己心爱之物,于是精神为之一振,觉得找到了兴趣爱好可以为之奋斗努力,前途一片光明,已经沉浸在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并获得感满满。
生活有许多但是,等这激情淡去后会发现通往兴趣爱好之路没那么的清晰明朗,曲径通幽美则美矣容易迷失啊。不如鸡汤美味,只要相信坚持和付出努力便能成功。
继续沉沦吧,重复着过去的日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但是,为了表明自己并没有失败,安慰自己暂时的退却是为了更好的反攻,对于今天的错过已成现实,只能用明天来安慰自己。
于是多数的我们会产生这么一个想法,等到什么时候,我就可以怎样。比如等过了期末考试,就可以报个瑜珈班了。等孩子大一些了,就有时间去健身了。等到退休了,就能够去周游世界。等...
我爱下雪,因为它在远方。
我们现在无法到达的远方,成了拖延的借口。
吴军老师告诉我们,生活是由具体细微的实际行动,不是任性美好的畅想。
推荐是这么描述的,如何活出人生的广度和深度?如何平衡事业发展与生活志趣?吴军博士亲述生活智慧,教你从容做事,优雅生活。
看来是以吴军老师本人的生活体验,将兴趣爱好总结成七大方面,值得浪费美好生命的地方。我在想一个问题,生活是什么。
这是一个哲学问题,将一个问题归结于抽象意义的话,对于普通人来说最好的方法就是将问题重归于具体的实际。
借用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可以将生活归结为我所认为的生活是什么,也就是我体验到的生活是什么,如果用自己的生活来回答这个问题,也不会错。
那么生活是什么,换成了你的一天是怎么过的。这个就很具体了吧,于是我用今天所做的事情、情绪来回答“生活是什么”这一个问题。
问题从大到小,还可以再从小到大,将意义延伸下。
现在我们还可以将一天换成一个月,一年。把时间尺度扩大到一生,“生活是什么”变成了“你的人生是什么”
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省”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过完这一生,人生本就是寻求意义的过程,但是“省”的源头是什么?每日三省也需要产生省的概念啊!这个省又是什么样的模样。
用放录机一样将自己一天的所有活动行为重新展示一次,是省吗?是省,不过省不出来什么。
以为看了一天,就是看到了一天。别忘了生活中存在看不到的世界。
曾看到过一个故事,1998年的时候,哈佛肯特州立大学进行了一项神奇的心理学实验。他们先是由其中一人在大街上随机找路人拿着地图进行问路,然后当路人指路的时候,由另外两人搬运着一块大木板从两人中间穿过。
当广告牌完全遮挡住问路的人后,原本藏在木板后的一人便会和问路的人进行交换!当木板过去后,由新人继续问路。虽然交换的两名实验人员,外貌、衣着、声音都不一样,但超过一半的路人竟都没有发现异样!甚至有一次,两人的性别不同也给蒙混过去了!
这就特别有意思了。我们看不到的,太多,哪怕是眼前的未曾注意过。
矮大紧说,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眼前的都看不见,远方更是模糊。于是多数的我们生活在既定的圈子里终日晃荡,老夫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而陷入安定的我们却又惶惶不可终日,哪怕没人贩卖焦虑我们依旧会人心向上,以压周边人。
万古黑夜,需神明指路。人生百年,给我一时欢娱。
于是会有人问,你幸福吗?我姓曾。
幸福是什么,马斯洛问,有没有过巅峰体验,进入心流的状态?
其他关于幸福的名言,多数听起来没有苦难那么动人灵魂和意味深长。从某种意义上幸福是肤浅的,而苦难的身影往往宏伟许多。
个人的幸福简单而又细微,邻人的幸福是能够足以区分你我关系的工具。整个人类的幸福又与我何关。
于是我觉得,认知邻人的幸福而做好个人的幸福,足矣。
听说,这个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