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到“我们”
2018年到2019年,与你相遇的那一年。感恩遇见,不负相望!
2018年7月,懵懂的我离开了生活五年的大学生活,回到自己的家乡,走向自己梦寐以求的三尺讲台。记得那时候有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做老师?”其实自己一直都不了解,以前只知道我想要做老师,想成为那个三尺讲台上的一份子,现在在工作即将一年的时间后,我似乎开始了解了这一个过程。
以前,我是一个学生,我的生活只有学习,身边的人也只是同学,现在,身边的人由同学变成了同事,感觉似乎有点不一样了。学校当中的自己不需要思考自己的生活来源,社会当中的自己开始要为自己的生活开始惆怅,说起来这是一个转变。
开始接触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批学生,开始的感觉是紧张的,从来没有在学生面前上过课,更不了解怎么上课,应该要就教什么,怎么教,上课应该怎么调动气氛,怎样孩子们还能够听懂?这一个个问题将自己压得喘不过气来。于是这个时候我遇见了“青椒”。
第一次与青椒相遇,自己是一个懵懂的小孩。刚走上曾经自己梦寐以求的教师岗位,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可思议,是那么的梦幻。读书的时候做的最多的一个“梦”就是自己站在了三尺讲台之上,看着孩子们求知的眼神,我的内心泛起了满足的涟漪。而在2018年9月我上着人生中正式的第一节课是,内心却是慌张的,有时连自己在说些什么都不知道,幸运的是我遇见了“青椒”。
遇见“青椒”的我是幸运的。2018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幸运的数字,在这一年当中我遇见了许许多多让自己感恩的事情,遇见了许许多多让自己感恩的人。
而遇见“青椒”则是这幸运之一,刚开始上青椒课程时自己也是用了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进行学习的,但后面越来越发现这样似乎不对。为什么同是一年毕业的新老师,有的人可以做到每节课都有新的收获,而自己却碌碌无为?于是,我开始自己反思的自己是否也可以变得不一样。所以,我开始为自己制定学习计划。一开始给自己的手机定好听课的时间的备忘录,按时按点的进行学习。并且提前半小时进入,上课开始用自己准备好的小本子,记录一些自己学习到的知识。课后在根据要求的打卡主题进行整理和编辑。
遇见“青椒”的这一年以来,我觉得自己产生了极大的变化。
第一,我不在是“我”而是“我们”。听了很多位老师的课程,我都理解到了这么一个概念,我们不仅仅是老师,更是学生。以前我认为,教师要有教师的威严,要在孩子们的眼中树立一个严格的教师形象。现在我知道教师的形象可以是多样化的,上课时我可以是一个严格的老师,下课时我可以是和他们谈心的大姐姐,游戏时间我也可以是他们良好的玩伴。没有必要给自己和学生加上一个“教师”的形象枷锁。和孩子们组成一个“我们”的小集体。
第二,我开始乐于动手动笔。作为一个中文系毕业的学生来说,我并不热衷与动笔写作。首先是觉得自己的文笔不是很好,其次是现代大学生的通病就是“懒”。懒得动手,更懒得动脑。这样说起来似乎有点愧对于自己所学的这个专业。一年的青椒学习让我改变了这么一个不好的习惯,我开始动笔讲自己头脑中的东西写下来。虽说写不到什么很完美,但有句话不是说:“学习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过程”,现在的我就处于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
第三,是了解。性格大大咧咧,没心没肺,有时候一不小心就伤害了身边所在乎的人,遇见“青椒”我开始学习了解。这是一个大的工程。学生是我学习了解的第一个,读书时学习教育学的时候就从书本上了解到不同个性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这叫做因材施教教。但是真正去做却发现并没有那么简单。记得班上有一个学生,学习成绩偏差,还有一个爱动手的坏毛病。于是我便一次次找他谈心,找出他内心的柔软的地方,我发现父母是他所在乎的,我便通过与他的交谈,了解情况将他的疑问给引导出来,发现其实他也是一个柔软的小孩,顽皮只是他的伪装。现在,他依旧是他。但不同的是他不在动手动脚,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我想如果我不尝试去了解他的内心世界,他是不是会变得更加顽皮呢!
第四,是认识。遇见“青椒”我开始认识处于不同地区的老师,听着他们的分享,和他们一起发现自己的改变,一起畅谈自己的职业梦想,一起希冀自己未来的工作环境。认识他们的故事,遇见他们的不平凡,这是“青椒”给我带来的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