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人爱打牌,务农的那批人,农忙一过,不外出打工的,整个冬季一直到过年元宵节前后都是闲暇时间。老家没什么别的玩物,就老少爷们儿坐一块儿打牌。有来钱的,有不来钱赢花生子儿的,图个乐呵打发打发时间。这在繁忙的都市,简直是天方夜谭,平常下了班到家都八九点了,要是加个班,回去直接十一二点。
邻家小丽妈爱打牌,上瘾的那种,跟烟瘾、毒瘾、游戏瘾没什么两样。管不住自己!玩起来不分白天黑夜,经常废寝忘食,牌桌上上至五六十岁的大叔大妈,下至十几岁的楞头小子,都其乐融融。小丽妈家里田里的活儿都能干,干完不管多累还忙里偷闲去打牌,一条腿也搞坏了,走起路来一瘸一瘸的。小丽妈经常开心地说打牌那屋夏天的空调屋极好,凉快。没成想穿着短裤一打打半夜,身体抵抗力弱的时候还吹着冷风,久而久之,吹出了关节炎,再加上农忙总是负重,膝盖半月板给磨没了,现在腿打弯儿都困难,基本丧失了上下楼梯的能力。
小丽妈还有一个单身的儿子。因为小丽妈爱打牌,家里经常鸡飞狗跳,儿子在老家找媳妇儿都受影响。我跟小丽是发小,经常听她抱怨说自己妈又来要钱打牌了,还问亲戚朋友借钱。小丽总是心软,受不了老妈几次要,又想着她操持整个家不容易,就把钱打了。小丽觉得,老妈自老爸生病后就没受到什么关爱了,总是狠不下心来。不曾想,这给嗜赌成性的老妈打钱,无异于给毒瘾者毒品,给烟瘾者好烟,给游戏瘾者买电脑、手机和switch。 每每打钱后,小丽妈就发疯了一样,打牌时间明显变长,这要赢了还好,输了直接饭都不吃了。小丽觉得输赢倒还好,玩一玩可以,别把身体搞坏了呀,不然这将来受罪的不止是老人,儿女跟着遭罪。小丽有时候实在忍无可忍,就冲老妈大吼大叫,甚至会骂她。那位老母亲成功把一个好好的名牌大学毕业的女儿给逼成了粗话连篇、吼起来声嘶力竭的泼妇一般。
于是,我跟小丽说:
首先,沟通方式。你跟她讲那些脏话狠话,不痛不痒的,反而让自己不痛快,你妈她已经属于上瘾了,对那些狠话可能没反应。所以,沟通的时候尽量观点明确,态度坚决一点就好。
其次,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
我们无须做父母的拯救者,但依然有很多人沉迷于这个角色。那么,要如何走出这种恶性循环呢?
1)你要看见自己内心这种心理活动背后的动机,要能觉察到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比如你察觉到你是因为心疼她,想让她体会被关爱的感觉。那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来代替金钱啊,比如带她出去玩一玩,给她买几件新衣服几双新鞋子等等。
2)用慈悲之心对待自己的执着。比如打牌不见得就是坏事,但是要适度,不影响健康和家庭关系。
唯有如此,你才会慢慢放下并学会谅解和接受父母,而父母的负面情绪也会逐渐消融,你们之间的关系也会有所改善。
再次,最重要的,要做好奖惩机制。
就像对待家暴者一样,以暴制暴应该是最有效的方式,或者直接断绝所有关系。比如:一对新婚夫妇,妻子被家暴后,趁者丈夫去上班的功夫,把家里的茶几窗户锅碗瓢盆各种,全给敲了摔了,然后收拾收拾东西回娘家了。丈夫回家后一看傻眼了,去娘家好言好语把妻子给请回来了,从此以后,丈夫再也没有家暴的行为了。
那对于赌瘾者,关键要切断她的经济命脉,让她手头没有钱,跟七大姑八大姨说说不要借钱给她。这样,她就会收敛一些了。 不然,你一心软打钱过去,前功尽弃了。
这是惩。
那对应的也要有奖。比如:去的次数少于多少,就给买点她喜欢的东西(不是金钱),或者让她慢慢培养一些其他的爱好打发时间,当然了,还有尽快让你小弟结婚生子,让她有事可干,等等。
坚持试试看~带着爱~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相信会有很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