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端午节期间随“晋行记”探访山西古建时,对部分讲解录了音。感谢冀老师的辛苦讲解!整理、编排时为便于学习、复习,顺序上有些调整,另补充了少许内容。未经老师本人校勘。如有错漏,皆为本人的问题。
专家&老师讲起来那是纵有千古,横有八荒,酣畅淋漓,引人入胜,而我作为古建小白,只能把基本听懂的磕磕巴巴分享在此,文采尽失,汗......真希望现在不懂的以后能多懂一些,懂了再分享吧。
一、洪福寺概览
洪福寺坐落于山西省定襄县,属五台山外围寺庙,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体创建年代不详,据记载,宋、金时期与五台山的主要庙宇有往来。明、清都有修缮。整座寺院坐北朝南,建于7米高的土台上,四周置高堡。
这是此行的第一站。初到之时,我只觉这一片黄土苍茫,孤立荒败,拾阶而上进得门洞,一座灰暗沧桑的小小寺庙才显露出来。待进得正殿,一睹千年彩塑之华美,才惊艳不已,赞叹不止。世之瑰宝,隐于此地,方得安全,善哉。
二、洪福寺的主要特色
在洪福寺,重点看正殿的建筑和彩塑。
(一) 建筑
洪福寺正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悬山顶。它还有一个东面的偏殿,里面是地藏王菩萨、十殿阎罗、六曹判官,叫地藏殿,是清代的。其余建筑也都是明清时期的。
洪福寺在建筑上比较有特色的地方是斜拱。斜拱在辽金时期很突然地出现,大范围地运用在建筑上,元代以后又很突然地消失。今天我们能看到的、这一时期保存较为完好的建筑多在山西,所以学术界对其判断认为可能是和辽金草原民族有关。这种形制可能是源于草原民族毡帐上面某种斜向构件,又融合了汉地建筑传统技艺,是融合的产物,所以它是比较有时代性的。
(二) 彩塑
洪福寺大殿内的宋代彩塑是该寺的典型代表,也是五台山地区寺庙彩塑的瑰宝。正殿佛坛上现存9尊宋代彩塑,栩栩如生,细腻流畅,肃穆中不失灵动,庄严中透出人性,为世间少有的佳品。
这些塑像有学者认为是北宋的,也有认为是金代的,但是从风格上来讲更接近北宋。北宋和金虽然艺术上有传承关系,尤其是金的塑像和北宋好像区别不大,但是北宋的塑像更有人间情怀,更接地气一些,而且这种布局也是时代比较早的。
下图中,从左至右,依次是释迦佛、弟子迦叶、普贤菩萨、协侍菩萨、金刚。
下图中,从右至左,依次是弟子阿难、文殊菩萨、胁侍菩萨、金刚。
两图拼一起,是9尊塑像,以释迦佛为中心。释迦佛从外观看,很可能在明代,甚至在清代的时候重装过,重新上过颜色,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对它的艺术价值有一些影响,但是它本体还是宋时的原物。释迦佛两侧是两位弟子,年轻的阿难和年长的迦叶。我们一般在寺庙里见到一佛二弟子这样布局的话,两位侍者一般是双手合十,然后目视前方,但是在这儿不一样。迦叶好像在跟佛祖在诉说些什么,而且从面部表情来看,好像在诉苦一样,而且手在比划,好像还在这儿算计着什么。他的头是面向佛祖的,这种造型就很生活化,突破了佛教造像的依规。佛教造像是有规范的,比如说佛菩萨什么样的造型,什么样的姿态,中国长期以来形成了一套传统的固定的文本。这种大胆的突破,本身就是唐代以后佛教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佛教的世俗化和生活化。
两弟子两边的菩萨是文殊和普贤,从他们的坐骑就能够判断得出来,他们的坐骑藏在须弥座中间的壸(kun第三声)门里面,骑象的是普贤,骑狮的是文殊。这里跟一般寺庙里的布局不太一样。我们常见的绝大多数寺庙都是文殊在佛的左侧,洪福寺里他们俩的位置和一般寺庙的位置正好是相反的,这也就说明早期造像布局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或者说绝对固定的组合排列方式,并且很有可能就是在不同的地域有一些体现地域特色和民间工匠习惯性的做法,所以我们不能绝对地说在寺庙里面文殊就得在哪,普贤就得在哪。
再往外两侧是两位协侍菩萨,这两位协侍菩萨特别美,几乎没有宗教色彩,就像是走下高高的祭坛和神坛,出落在人间的美女。古代造像有几个创作来源,第一就是工匠们当时能看到的寺庙里面的塑像,比如说宋代看到唐代的或者更好的塑像,都是参考的依据。第二就是历代留下的粉本,画稿设计稿。第三就是佛造像度量经,就是告诉你佛像应该是什么样的规范,各部位的身体比例是什么样的。第四就是现实生活的依据,最后这个是最难的,是最体现工匠技术的。当然在佛像这样一种受宗教约束比较多的创作领域,也是用的最少的。可以说,但凡是运用了这第四种的,我们就会觉得他特别亲近、特别鲜活,技艺水平都比较高。另外要强调的是这些塑像是带有唐风的。首先看起来也比较丰腴、绚丽,另外主要是他身体的曲线,大家看到协侍菩萨有一个S型的曲线,这就是在唐代成熟起来的一种菩萨的造型。我们会感觉菩萨从天界来到人间,那么生动逼真,这种尝试是佛教中国化的一个重要表现。
佛像女性化在北朝开始尝试,就是想让菩萨不那么僵直,想把其女性化的特征表现出来,做得比较生涩,相当于大胆迈出了突破的一步。到了唐代,这种艺术就非常成熟。我们到南禅寺去看,那里的唐风特别明显。
另外,菩萨的标志性饰物是璎珞,在唐代以前,菩萨典型的璎珞是X形的,有一个法轮,大概就在肚脐眼,是这种X相交的大璎珞,甚至垂到膝盖或膝盖再往下的位置。但是从唐代开始,审美“薄以露为美”,菩萨的服饰被极大地简化、简约,标识性的璎珞也被简化掉了,服饰给人感觉比较轻薄贴体。这里是宋代的,再往早唐代的,我们看南禅寺的服饰,把传统佛教绘画里边那种“曹衣出水”的轻薄感、质感和垂感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菩萨再往外是金刚护法。这九尊像以佛为中心,两侧是对称排列的,一边一个弟子、菩萨、协侍、金刚。再往晚期,金刚就不立在佛台上。金刚在佛台下面。所以这种布局是比较早的,它形成定制是在唐代的时候,北朝的时候还没有。我们看北魏的石窟里面,它是比较乱的,说明布局没有定制,这种风格、这种组合也是唐代以后比较固定。
我们再看大殿两边的悬塑,它是晚期的,是明代的。悬塑上是佛教里面的佛国胜境,佛教世界是一个我们无法想象的非常宏大的空间概念,它有须弥山,有兜率天,是非常复杂的自成一套的系统,悬塑主要来表现这样的内容。
另外我们还可以看一下背屏,这个佛像的背屏有可能是明代的时候补塑过。因为这个风格更接近于是晚期的风格,上面装饰的花卉、动物比较复杂,不太符合宋代的风格。一般的背屏习惯会出现佛教里面的六挐具,就是大鹏金翅鸟、鲸鱼、龙女、童子、还有狮和象。这六种形象称作六挐具,是佛教比较固定的一个组合,一般会出现在佛像背屏,在这里我们能看到有狮有象,有六挐具里面部分的元素,但不是一个完整的组合,相当于是被解构了,加入了花卉、楼阁这些元素,感觉背屏的时代可能要晚一些。
再有,这个佛台是砖雕的,很罕见。菩萨直接在佛台上。须弥座上面没有再放莲座,这也是比较特殊的形制。
三、古建基础知识
(一)如何考量一座古建——三分法
按照梁思成先生在《中国建筑史》里面对中国建筑的划分,我们考察一座古代建筑,把它分成三部分,这就是著名的三段式或者三分法,就是上分、中分和下分,分成这三部分去考量一座建筑。
上分。上分就是屋顶的部分。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根据它的坡面和脊数,形制一般有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卷棚顶、攒尖顶这几类,或者在几种基本形制基础上进行融合。
有五条脊,四个坡面的是等级最高的,叫庑殿顶,也叫五脊殿。有九条脊四个坡面的是比较常见的歇山顶。有五条脊,只有两个坡面的是硬山顶或者悬山顶,它们俩再怎么区分,就看它的侧面有没有悬挑出山墙以外。建筑侧面的这种墙叫山墙,因为我们如果从它侧面看的话,它就是一个山字形。屋顶悬挑出山墙以外就叫悬山顶,它和山墙平齐就叫硬山顶。
中分。中分就是它的梁架层,它的柱网层。后面详述。
下分。下分就是它台基的部分,台基往往是我们最容易忽略的。中国古代建筑的台基一般以夯土台基为主,外面包砖,那么出露地面以上的月台实际上只是台基的一部分。台基一般做得都比较深。
(二)中分相关概念
1.开间和进深
先说两个概念,一个叫开间,一个叫进深。每两根柱子中间就算是一间,进深可以用几间算,也可以用椽子来去衡量,说进深几椽。
2.柱子
垂直的方向就叫柱子,很好辨认。柱子在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名称,有檐柱、山柱、金柱、侏儒柱,运用在不同位置,具体叫法不一样。一般来说,房檐下面这一圈叫檐柱;房子里面室内空间的柱子叫金柱,黄金的金;山墙中间的就叫山柱。柱子是建筑上最后承重的构件,建筑的重量最后都是要落到柱子上的。上方的屋顶和梁架的重量就是通过斗拱来分解传递,然后最后落在柱子上,所以斗拱在建筑上的一个重要功能,它是起连接作用和传递、分散力的作用的。
木结构建筑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它有一定的韧性,它遇到外力的时候会错位变形,但是它有一定的自我复位的功能,它不是刚性的不会直接折断。所以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抗震性能一般都比较好。早期建筑上的斗拱是有实际功用的,当然也有一定的装饰作用,像这种斜拱就更注重于装饰。基本上元代以后,明清建筑上的斗拱就失去它原本的实用功能,纯粹沦为装饰。
断面为圆形,出挑房檐的叫椽子,基本和它同一方向,进深方向的大构件叫做梁。
3.墙、门、窗
古建筑上面的墙是不起承重作用的,主要是分割空间和避风挡雨,所以才会“墙倒屋不塌”,它跟力学结构没有太大的关系。之前的墙主要是土坯墙,砖墙主要也就是明清以后开始流行的。
门以板门为主,我们现在看到这种应该就叫板门或者格扇门。用明清的说法,常见的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这种,叫六抹头,它横向有六根棍。还有一种叫壸门,壸门就是上面是带有造型的。
窗在早期都比较简约,从唐代到元代主要流行的是直棂窗,就是窗户木条一条一条直着的这样排过来。到明清,窗的形制就更复杂了,出现各种各样的造型,比如金钱纹什么的。当然不是说早期就没有复杂造型,是早期以简约造型的直棂窗为主流。
4.斗拱
我们一般按明代以前的建筑习惯,用宋《营造法式》的这套术语来表述,把斗拱叫做铺作。在柱头上的称为柱头铺作,在两柱之间的称为补间铺作,在角柱上的称为转角铺作。
注:下图是网上找的斗拱示意图,并不是洪福寺的斗拱,摆出来只为说明一些名词。老师讲解时我一心听讲,忘了把讲解对象拍下来。
我们以洪福寺的这个柱头铺作为例,这根柱子上面横着一块方形的木头,这个位置的枋木叫普拍枋,它是承托斗拱的。普拍枋再往上的大斗叫栌斗。然后在墙里边(横向、面阔方向)的拱叫泥道拱(栌斗上的第一层横拱),和泥道拱十字相交的叫华拱(纵向、向外向内)。华拱头上的横拱叫瓜子拱,最外面的拱叫令拱。斜向的构件叫昂,上面出来的叫耍头,这是我们在外面能看到的几部分。
我们怎么来判断一个斗拱的铺作数,这是最基础的。早期的斗拱,铺作数就是出跳数加三,就是他的铺作数。比如说它出两跳,那他的铺作数就是五铺作,出三跳就是六铺作,出四跳就是七铺作。当然要先理清一个概念,什么叫出跳?有建筑构件把空间向外、向上同时都做了延伸,这就叫出一跳。像这个柱头的铺作,大家可以看一下,它出几跳。对,是两跳。它是在横向和纵向上空间都有延伸才叫出跳。这是比较简单的一个算数,但是我们要明白它背后的道理,为什么要出跳数加三,也就是说一个斗拱的起步是从四铺作开始的。在这个基础上再有构件出跳,它就都要再加一铺作。所以才会有这样一个公式,为什么说斗拱都是四铺作以上没有三铺作,因为一个斗拱它必须要具备栌斗、华拱、泥道拱,还有一个衬方头,它必须得有这四种构件,它才能称之为是一个斗拱,所以它就从四铺作开始算。
再讲讲华拱。面向我们出跳的拱叫华拱,如果它上面再有一层也还叫华拱,它叫第二跳的华拱。华拱出一跳有专门的一个表述,华拱出一跳叫一杪,你也可以说是一抄,因为现在很多资料上把那个字写出来都是提手旁一个多少的少写作抄,但《营造法式》里它是木字旁一个多少的少,准确来讲念杪。华拱出一跳叫一杪或者一抄。另外还有一个概念,偷心造和计心造也是经常会涉及的。出跳的昂也好,华拱也好,它上面架不架横拱是判断它偷心、计心的标准。如果出跳的构建上面架了横拱,它就是计心造,不架横拱就是偷心造。这就是一些基本概念。
四、 小结
我们要客观地看待每一个时期的建筑都有它所在时期的特点。从一种比较普适的审美的角度来看的话,越往早,建筑越能体现那种雄浑、大气,那种中国人独特的审美。到了晚期,一些构造、装饰沦为纯粹的炫技。
早期建筑为什么美?它美在哪?我们还没有做过多的思考,当我们看到南禅寺和佛光寺的时候,我们再去讲。实际上,早期建筑里面有我们中国人最独特的审美情趣,甚至有我们的天地观和宇宙观在里面。我们的血液里,我们的基因里面就流淌着祖辈的文化因素,所以很容易对这些早期建筑产生共鸣和认同。晚期的建筑里面,这些方面的文化内涵似乎越来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