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线》今天在国内各大影院上映了,主要讲了一对印度中产阶级的夫妻拉吉和米图为了能让女儿皮雅能去顶尖私立学校读书而做出的“努力”。
他们为此买学区房,到培训班接受“应试教育”,凌晨排队,四处求神拜佛,找关系行贿,在这些努力都失败之后,他们甚至伪装成穷人去争夺名校应国家要求分配给贫困生的25%的名额。
最终,他们却放弃了这个名额。
“在我们国家,英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还是阶级,成为这个阶级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好的学校读书。”
同为学校,私立学校似乎能给孩子提供更多东西,好的教育资源、好的硬件设施、甚至是更广的人脉,以及长大之后所处的阶层也能因此得到提升。这个时候,私立学校就代表着更好的阶层和更多的利益。
“我奋斗了十八年,才能和你一起喝咖啡。”
寒门学子的辛酸摆在了所有人眼前。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让欠发达地区或者是普通学校的孩子,要拼尽所有的力气达到自己认知中的“优秀”,才能成为他人眼中的合格。
在现在的资源分配下,有些孩子,即使是奋斗十八年,怕也难和别人一起悠闲地喝咖啡。高考已经是最公平的考试,也依然受到地域、人为等因素的影响,更不用说孩子的技能、眼界等等。
子女龙凤成,是家长们最大的期待,资本的衍生冲击着教育,于是乎,教育也成了一个产品。
我表姐抱怨着日子难过,手头太紧。百万年薪的你们抱怨过不去。
表姐于是算账给我听:“静静上学,单单学费就要三万,我们给她报了班,和外教学口语,课时费是600,钢琴课,课时费280,舞蹈班,课时费270,还学着游泳书法画画,看她喜欢哪个,以后好继续学下去,这还不是一对一,毕竟我们也没人家的条件。
冬令营夏令营也是都要去的,几万十几万不等,学区房的贷款,一个月要还3万,你看看,这还能剩下多少钱?”
“平凡人还能活么?”
表姐说:“养孩子又不是只有一种养法,可是我们静静,人家有的,我们做父母的怎么能不给她呢?你看看现在那么多辅导班,哪一个缺了学生了?”
对于辅导机构的经营人员来说,只要有市场,他们就自然会做这个生意。现在城市里的辅导班就像雨后的笋子,不拘是辅导什么,都一起凑个热闹,誓将孩子们的时间瓜分完,将家长们的钞票转进自己的腰包!
对于家长来说,阶级固化是自己无法扭转的趋势,资源和财富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在这个大背景下,教育几乎是社会阶级唯一的上升通道,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拥有更多的优势,家长们只能一边抱怨不公,一边无奈地屈服于大环境。
只要是资源,都要削尖了脑袋去争取,学区房,兴趣班,给老师送礼,竞赛名额,出国游学,可怜天下父母心,十八般武艺,都是为了能给孩子更好的未来。
我家小侄女才7岁,几乎是全年无休,上完课就是上不完的辅导班,节假日比工作党还要少。我们当年下午五六点下课,但至少还有玩耍的时间,而现在的孩子,三四点就能放学,可即便是放学了,也难有自己的娱乐时间。
利益在上的老师们,为自己谋利。开辅导班,收礼,都成了稀松平常。
问起父母,为什么要给老师送礼,爸爸只说:“大家都是这样的”。大家都这样,便是对的么?如果不对,大家为什么还要这样做?
教育成了游戏,装备成了变强的唯一途径。
在很多家长的认知中,别人买装备,我不买,那我家的小朋友就一定会吃亏。为了不吃亏,为了能赢下这个游戏,就只能大家一起买装备,只穿着新手装的人越来越少,装备也越来越贵。
教育成了利益的交换,孩子们成了产品的展览柜,要写入英语口语流利程序,写入才艺程序,逢人就要展现一下自己的装备技能。
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会优秀吗?就算是口语流利,才艺满分,见多识广,可从来更难的是培养独立的自我意识,一味注重给他买装备,带来的更多是疲惫 。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是一件目的明确的事。老师是为了赚取工资,而不是为了桃李天下;学生是为了找到工作而不是为了追求自我;社会也不是期待更多的具有独立意识的人,而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劳动力。
钱,真是个好东西啊,大家一切行动,都是为了在向钱靠齐。
家长重视教育,所以拼了命的给孩子上好学校,辅导班,把孩子的教育丢给各式各样的老师,就以为是尽到了责任,觉得自己付出很大,为孩子牺牲许多。
学校重视教育,给老师丢下各种考试指标与奖金挂扣,给孩子约下各种考试,觉得尽到了自己该尽的职责。
社会重视教育,所以我们的投入越来越大,我们也有更多人愿意为教育投入金钱,于是,大家都觉得,我们已经足够重视教育。
但是我们是否注意到:
我们没有教导他们,要在成长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三观,来为你的人生铺好基石。
我们没有教导他们,幸福是一种能力,你要学会让自己走入幸福的生活。
我们没有教导他们,学习并不是为了追求金钱,金钱是工具,而不是目标。
商业化的教育,给孩子们带来的,是上不完的辅导班,是利己思想的宣传,是疲惫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