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感觉心情舒畅多了,不会无谓的情绪上升,对自己的情绪保持觉知开放的一个心态。
比如:昨天孩子该写作业时却一直在折叠纸飞机,我盯着他,说,学习时踏实认真,玩时也认认真真,好吗?我在厨房做饭,一回头他忍不住偷偷摸摸的折叠。我盯着他,没说话,似乎他的背影感觉到了,悄咪咪得看了我一眼,很心虚。
想想,我们真的不是只会做正确的事情,比如那一刻,他被纸飞机迷住了,那种强烈的吸引力对他构成了影响。
犹如,某天早上,他明明起床晚了,还在磨蹭着想要再睡一会儿。我说了句正确的废话:你是想迟到吗?还是迟到你觉得没什么?他极其不情愿的起床了。
慢慢你会发现,推动我们前进或者付诸行为的都是一些深层的感受、需求,以及情绪,不是什么正确的废话。孩子不愿起床是因为生理层面太困了,准时到校是纪律,这个是正确的,但不足以推动他。估计我说一声,今早有你爱吃的煎鸡蛋,猕猴桃,红枣粥,这些他最喜欢的食物,估计他很快就能起来,不会磨蹭。
有天教授问我,你觉得精神病是怎么得的?我若有所思,是生物心理社会共同作用的?他说,你说了句正确的废话。我后来想想,大概是底层被肯定被支持被爱的深层次情感需求被限制扭曲了吧?
正确的废话,嗯。
昨天晚上孩子愉快的做了一份英语课外习题,因为他写了一篇日记,我给他满含感情的读了一遍,他乐开怀,让我再读一遍,我又读,他又大笑起来。孩子是多么容易开心的小动物啊。我干嘛老欺负他?后来,我说儿子,来写一篇英语课外作业,咱们一起吧,不会就问妈妈。他很愉快的开始了。
对孩子趁热打铁啊,别硬碰硬啊。我觉得自己面对孩子发飙就是个傻子,不会灵活变通打太极,不懂生活沟通的艺术性。
情绪是行动的基础,好的情绪才是做事的原动力啊。所以,让人开心了再谈事情吧,沟通就是美好的艺术展现。
曾经很怕冬天,觉得好冷,后来想着冬天的好,烤红薯,煲汤啊,午后的热咖啡,冬日的阳光,以及雪花纷飞。一下子对冬天的好感骤增。这些美妙的感受足以令我期待冬天了。
到如今,工作忙完,不会纠结自己不够勤奋了,或者改变,或者接受。接受了,就学习看书写作看窗外的鸟儿飞翔,生命就是一场馈赠,执著而不较劲,不是非要怎样怎样,上善若水,流动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