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微信看了一篇文章,盘点了中国企业家们的节俭生活。即使赚了很多的钱,每个企业家在日常生活中对个人消费看上去都十分严苛,必须要换才换,必须要买才买。他们珍惜时间和资本、限制消费性支出和投资、对公司财产俭省节约、在经营中精打细算、严格记账,把省下来的财物用来投资和扩大再生产……
我们看到过很多新闻,富人们的生活让人感到极尽奢华,但其实这些新闻的主角往往都是富二代,并没有富一代的身影。因为第一代企业家,作为创业者,他们深刻的了解创业维艰,他们体会过创业时期的一穷二白,一切都需要从头开始,而且创业时期必须要为将来的利益和成功牺牲掉眼下的利益和享乐。“苦尽甘来”,正是创业者们辛苦艰难的创业,才打造了现在中国的繁荣跟我们这代人的幸福生活。我们其实是在享受着上一代人当年的创业成果。
这个社会提倡人消费,消费拉动经济。人们很多时候也鄙视富人的节俭,说他们"抠门",像"铁公鸡"。但节俭完全不同于吝啬,因为正是由于节俭才能使一个人在该大方的时候大方,在该投资的时候投资,热衷于慈善,又愿意承担一定风险,对好的项目进行大胆投资。而不是像"葛朗台"那样只知道省钱藏钱,不知道投资与承担社会责任。
之所以感慨如此多,是想起来在香港走访过的那些企业和他们创始人说过的话,虽然每个人的成功路不同,但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创业精神是类似的。布道家John Welsley曾说“拼命地挣钱,拼命地省钱,拼命地捐钱”,我认为这是形容创业者的最贴切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