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次与你相遇对你的记忆犹新,念念不忘,到再次与你相知到相识,中间仿佛相隔万重山。但正是这万重山的艰难与艰辛,才让我体会到你的与众不同。
第一幕 初来乍到的你
姥姥说“他很少出去和小朋友一起玩,几乎是我一手带大的”;姥姥说“他吃饭老是撒饭,不好好吃,在家我老喂他”;姥姥说“怕他不会上厕所,因此在家我带他上厕所”;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姥姥说”的场景还浮现在我的脑海。
还记得初次与你谋面,那时的你是第一次来园,姥姥说你不怎么和小朋友打交道,所以相比同龄的孩子,对于初来乍到的你严重缺乏安全感,见到这么多的小朋友和老师的你除了用哭来表示内心极大的不适应,已经没有什么比哭更好的方法。直到很久以后,我们第二次见面,那时的你已经决定成为我们家庭中的一员,虽然很多个来园的早上,你的脸上都伴着晶莹的泪珠,但是那并不会阻挡你一点一滴前进的脚步。时间过得真快,半个月以后的你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开开心心的来园,每天回家和老师的那一声“拜拜”;在老师的提醒下能将自己的玩具、小椅子送回家;以及到后来午睡后都能自己穿衣服和鞋、袜;你用这点点滴滴的改变来记录你的成长。
第二幕 “不完美的你”
相比同龄的孩子,你并不是那么“完美”。无论是语言表达能力,注意力,动手操作的能力都发展的比较的慢。来园数月之久,很少能表达一句完整的话,只是简单的并且不断的重复一句话中的某些词语,那时的你仿佛周围所有的一切都是你探索的对象,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时不时的问老师一句“这是什么”;对于注意力,你的眼神很少能交汇到一起,即使盯住一个人看,时间也超不过三秒;对于动手操作的能力,你很少会自主选择玩具,并且拿上玩具也只是抱住玩具然后观看别的小朋友玩玩具,区域活动时间到了,再把它送回家,如此的日复一日,不知过了多久,我才不经意的发现你也是可以做的很棒!那是在一个炎炎夏日的一个午后,你拿着蒙式教具的“青蛙拼图”,那时的你是我见过有史以来最认真的一次,特别的专注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与你无关,那时我才知道,根本就没有笨孩子,只是我们从没给他足够长的时间让他来证明他的存在及实力。他们专注的眼神认真起来还真“害怕”呀。
你可能存在着很多的瑕疵,“不完美”,但正是因为“不完美”,所以入园后的你是变化最大、也是最明显的一个,在接下来的日子让我和你以及所有的人共同来见证奇迹的发生吧。
上面涛涛小朋友的“不完美”在于他的自理能力相对差所导致的看似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样的表现。那么自理能力有多重要呢,该怎样培养自理能力呢?
下面我们来谈谈怎样培养孩子孩子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吧!
其实对于作为老师的我来说,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的养成,有时比父母更迫切,一方面是由于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于孩子来说确实很重要。另一方面每个小朋友自理能力强对于班级管理也是很有帮助的。
培养孩子切实可行的办法:
(1)、自理能力的培养在幼儿期是一个重要的开发期,所以不能忽视这段时期的培养,抓住这一关键期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一、支持鼓励孩子自理的要求:幼儿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新奇的事有探索的欲望。当他们有这种欲望时我们应该积极的支持和鼓励他们。同样在生活自理方面也是如此,当孩子看到父母刷牙、洗脸时可能会说:“我也刷牙”,这个时候请您支持孩子的欲望,不要担心孩子会弄湿衣服、弄洒水。在家庭中,家长要抓住这些机会,及时给予引导。如:当你的孩子争着要自己穿衣服、系鞋带或者要帮着洗衣服时,他们可能会将衣服穿反了、穿倒了,将鞋带团成一个死疙瘩,把衣服能湿了,高兴的玩起肥皂泡来。当孩子发生这些表现时,你是怎样对待的呢?会不会对孩子的这些表现感到生气,对孩子进行训斥甚至打骂他们呢?你可知道,你的制止和指责,恰恰是扼杀了孩子的主动学习与探索精神。
二、要激发幼儿生活自理的兴趣:兴趣是成功的开始。只有对某些事情产生了兴趣才能更加喜欢去做某些事情。我们可以利用讲故事、唱儿歌、作游戏等形式,使孩子懂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懂得利用自己的小手可以做许多的事情,从而激发孩子生活自理的兴趣。幼儿自己穿衣服,你可亲切的对他说一句:“宝宝长大了,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了,你真棒”。同时,你要在一边指导着他怎样穿得对又快,幼儿不仅高兴的去做,而且他在快乐之中掌握了正确的穿衣方法。
三、教给孩子生活自理的技能: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是在不断的探索—学习—学习—探索中学会一切的,因此要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就应当教给孩子劳动的技能给以正确的引导,让他观察妈妈是怎样洗手绢的,爸爸是怎样刷呀的,从中掌握正确的方法。在你家周围的邻居中,或许有好多生活自理能力强的孩子,你可以用这些孩子做榜样,让你的孩子像他们那样,你可这样对孩子说:“宝贝,XX能自己洗袜子了,每天自己穿衣服,叠被子,你也长大了,你做的一定会比XX更好的,你跟他比一比,也做给爸爸妈妈看看好吗?”幼儿有了榜样,他一定会学着做起来。家长千万不能急于求成,孩子一次做不好就不让他做了,家长要对孩子一点一滴的进步给予鼓励,让孩子对做的事情有信心的去做好。
四、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能力逐步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意识:在大纲中要求教育孩子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要求。教育不能超越孩子的能力范围。把孩子不能完成的任务交给他们,孩子没有成功的喜悦容易产生自卑感,从而失去信心。比如说洗衣服,如果开始就让孩子洗一件上衣,孩子尝试之后感觉非常困难,会对洗衣服产生厌烦和恐惧心理也许以后再也不愿洗衣服了。如果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给孩子一块手帕,他也许会感觉很轻松的,再加上大人的表扬,孩子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了孩子自我服务的兴趣。你看见孩子拿着小笤帚在学着扫地,你可对他说:“你看我宝贝,像个大人,能扫地了,扫得多好,扫完了地也能给妈妈擦桌子是吗?”孩子就会点点头,当他扫完了地后就会去擦桌子,做得也非常认真。
五、对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要持之以恒:一种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天天做,时时做持之以恒。我们不能今天让孩子去自理,明天觉着孩子太辛苦或者太麻烦就一切代劳。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养成的,需要家长们坚持一贯性的要求,有的家长在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时,不能坚持一贯性的要求,今天要求孩子做了,明天又去帮助孩子做,这样,对孩子的培养是没有效果的,只有家长们坚持一贯性的要求孩子,孩子有天天练习的机会,孩子才能掌握技能快,也就是养成习惯快。
六、家庭成员的一致性:爷爷奶奶亲孩子,真是比父母都要亲,所以,在家庭里经常会有这样的事情,妈妈要求孩子自己穿衣服,孩子慢悠悠的笨手笨脚的穿,奶奶看见了,怕孩子受凉感冒表示反对,爸爸怕孩子耽误自己上班时间,就亲自动手替孩子穿起衣服来,就这样家中要求的不一致,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家庭中在要求孩子做事情时,必须要求一致的要求孩子,只有这样,孩子才会从小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七、家园密切配合,共同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家长还要关心孩子在幼儿园的发展情况,经常的与孩子的本班老师取得联系,了解孩子的发展,了解幼儿园的要求,配合幼儿园要求一致的对孩子进行教育。
孩子学会了自理,人生就成功了一半,就为以后进入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能够坚强的面对生活,坚强的自立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