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2年5月5日,阴历四月初五,壬寅虎年,立夏节气。
立夏是我国古代一个重要的节日,古代很多节日和其习俗都是来源于祭礼,当然“立夏”也不例外,根据一些资料显示,“立夏”出现最早也是源自于古代的祭礼,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假”也就是“大”,代表着春季出生的植物至此已经长大了,地里的各种野草也开始生长了。此时天地交泰,万物并秀,雨季开始增多。
在季节上,立夏其实也是夏季的开始,也就意味着暴雨、雷雨天气会增加很多,万物进入一个蓬勃生长的季节。春天结束,夏天开始,所以,有的地方又把“立夏”称为“春尽日”。
俗话说:“立夏尝三鲜,三夏都平安”,所谓“三鲜”也就是三样新鲜的食物,大致可分为地三鲜、树三鲜和水三鲜等。
地三鲜也就是从地上长出来的食物,比如黄瓜、蚕豆、蒜苗、野菜等。树三鲜也就是从树上长出来的食物,比如樱桃、香椿、榆钱等。而水三鲜也就是从河里捞出来的食物,比如海蛳、河豚、小黄鱼等。
立夏,水果青菜一定要跟上。肠胃不好的人,绝对不可以吃冰镇水果,最好是选择多吃一些凉性或温性的水果,反季节的水果尽量少吃。凉性的水果包括:梨、香蕉;温性的水果有:苹果、柠檬、西红柿;容易消化的瓜类、水梨、苹果等也不错。
由于立夏之后,火气旺盛,心情容易躁动不安,《云笈七签》中说:“是月忌暴怒伤心,秋必为疟”。立夏节气,天气逐渐炎热,万物繁茂,人们的生理状态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夏季与心气相通,有利于心脏的生理活动,要顺应节气的变化,注意养心脏。要平复心情,不要有过激的情绪,尽量保持愉快而平静的情绪。立夏节气要收心养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立夏是脚踏实地、行胜于言的存在。它从不给那些伤春的人慨叹春寒料峭的微寒。夏季的艳阳高照、绿树成荫、事物繁忙而充满希望,提醒人们用奋斗把美好的愿景写实。
下面欣赏几首描写立夏节气的古体诗词,感受一下古人们在这个节气时的心境。
《阮郎归·初夏》
宋代: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久雨喜晴明日立夏》
明代:胡俨
一月厌雨声,忽逢今日晴。
春从花上去,风过竹间清。
睡美新茶熟,身闲野服轻。
近来多坦率,客至倦逢迎。
《山中立夏用坐客韵》
宋代:文天祥
归来泉石国,日月共溪翁。
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
穷吟到云黑,淡饮胜裙红。
一阵弦声好,人间解愠风。
《夏夜追凉》
宋代: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
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
时有微凉不是风。
《咏廿四气诗立夏四月节》
唐代:元稹
欲知春与夏,仲吕启朱明。
蚯蚓谁教出,王菰自合生。
帘蚕呈茧样,林鸟哺雏声。
渐觉云峰好,徐徐带雨行。
《立夏前一日登马氏山亭》
宋代:朱翌
百忧不到酒三行,万事尽休棋一枰。
梅子未黄先著雨,樱桃欲熟正防莺。
忽惊夏向明朝立,便恐春从此地更。
数蝶飞来花寂寞,乱蛙鸣处水纵横。
《满江红立夏前一日借坡公韵》
宋代:洪迈
雨涩风悭,双溪閟、几曾洋溢。
长长是、非霞散绮,岫云凝碧。
修禊欢游今不讲,流觞故事何从觅。
待它时、水到却寻盟,筹输一。
燕舞倦,莺吟毕。春肯住,才明日。
池塘波绿皱,小荷争出。
童子舞雩浑怅望,吾人提笔谁飘逸。
记去年,修竹暮天寒,无踪迹。
《少年游立夏》
清代:孙云凤
著柳烟浓,送春雨细,犹觉峭寒生。
帘影参差,绿阴长昼,枝上杜鹃声。
去年今日阑干外,日暖午风轻。
红摘樱桃,青拈梅子,何处寄离情。
按照惯例,每逢节令作诗一首:
《立夏2022》
梓 健
春末杨絮犹雪飞,
三鲜尝遍已无味,
燕云斗破苍穹眼,
以待祝融展新规。
下面是2019、2020、2021年立夏节气时所作的小词,每年都有不同的感受,诗词的魅力应该是即景、即情、即思、即赋,片刻间的感触借词抒叙,也是人生之美妙的事。
想了解更多人文历史,诗词歌赋,请关注各大平台“若森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