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十几年前,有一本很火的育儿书,叫《哈佛女孩刘亦婷》,在这本书里,又提到了另一本几百年前的育儿书,叫《卡尔威特的教育》。
这本书的评价很高。据说很多孩子考上哈佛,原因就是父母看过这本书。
于是自己也把这本书找来看,还买了一本送朋友。
初看,就为书中很多观点所折服,几百年前的书,暗合了很多后来的现代心理学的一些思想。
那时候,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懂得比较少,很容易就会被书中的观点所说服。看《哈佛女孩刘亦婷》,觉得作者说得对,再看《卡尔威特的教育》,觉得也不错。
甚至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后来,看的书多了,接触的知识范围广了,经过更多的不同观点的洗礼,回头再去思考这两本书,就觉得普通了,一般了。
书中有些观点,其实只是常识。我们折服于这些观点,其实只是迎合了我们的内心,我们内心想说的话,变成文字展现出来了。“英雄所见略同”,所以,读起来很高兴,一种被认同的感觉。
还有些观点,看起来是非常有道理的。但是,若是进一步仔细思考,就会发现未必如此。
例如,卡尔威特的牧师爸爸,为了不影响卡尔的学习,为了让卡尔学得更快,禁止花园的园丁和卡尔说话。
他的观点是:只有接触最标准、最纯正的德语,才是最有用、最有效的学习。如果接触了那些粗鄙的无用的市井方言,不仅有可能让小威特学坏,以后也会花更多的时间来纠正。
效果是巨大的:小卡尔很早就说得一口标准的德语,而且语言能力仍强,会好几门外语,远远超过同龄的孩子,让每一个和他接触的人,都惊叹不已。
我们很容易被结果说服:如果产生了好的结果,那么观点或方法,就应该是对的。比如个别孩子小时被打骂,长大后成了亿万富翁,那么打骂,就应该是有效的。
有的父母,非常认同威特爸爸的观点,从小,就给孩子创造一个纯正的语言环境,父母只对孩子说标准的普通话,而且绝对不会阴阳怪气。
一旦孩子接触到其他人,普通话不标准,带着地方口音,父母就会很紧张,觉得对孩子的语言学习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但是,这个世界很复杂,各色各样的人太多,孩子总是难免会接触到有方言口音的人。这就让父母很焦虑。然后告诉孩子,以后碰到这些叔叔阿姨,不要跟他们说话,不要学他们的说话,这样,又让孩子也跟着紧张了起来。
而且,偏偏,孩子最喜欢模仿阴阳怪气的声音,最喜欢学那些跟自己不同的说话方式。
卡尔生活的时代,小孩能接触到的人,能接触到的信息,能接触到的世界,是非常稀少狭窄的,所以,威特爸爸能够给他创造一个纯正的语言成长环境。但是现在呢?城市化,让人们大规模的聚居,电视和网络,让孩子无法避免地接触到海量的信息。
难免会有市井俚语,难免会有垃圾信息。
我不想去争论威特爸爸的观点是否正确,毕竟这是人家在几百年前说的话了。但是,几百年前能够比较容易提供的环境,物质丰富的今天,竟然很难做到。
- 2 -
最近,著名主持人汪涵,出资了一笔钱,要保护和发展地方方言。
这让我想到了汪涵自己。他会灵活自如地在多种方言之间转换,普通话说得也很标准,言谈方面的能力也极强。
又想到了某央视著名的主持人,小时候在偏远的农村,大山旮旯里。成长于那种环境下,普通话还是那么标准!
当我们想学威特爸爸,给孩子一个纯正的语言环境,发现很难做到,于是开始焦虑,这时,不妨放宽眼界,去看看这些完全相反的成功例子。
然后,我们就会释然。尽管威特爸爸的经验,效果显著,但并不是教养孩子过程中的必要条件。
事实上,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让孩子接触丰富的多样性的信息,更有利于能力的发展。各种方言,也是一种多样性。
像我这样的,小时候生活在方言环境中,长大了不能说标准的普通话,这其实并不怪方言本身,而是因为我只接触到本地一种方言,很少接触到普通话,语言环境太单调了。
从小接触到些乱七八糟的方言,一开始,普通话不标准,各种发音混杂着乱说,在语言能力上,似乎比不上那些只接触普通话的孩子,但在后期,这些差异会逐渐变小,直至消失。
而接触更多方言的孩子,还有可能形成一些隐性的能力,比如说,与人打交道,包容度更高,更容易融入新的环境,等等。
- 3 -
现在很多父母,特别重视孩子的教育,自己也很好学,看各种书,学各种经验,了解各种理论。
但是,真正会思考,会判断的父母,还是很少。结果就是,别人的经验,看的听的越多,越不知道该怎么做,心里越没底。
各个公众号上,到处都是精英们怎样教育孩子的文章,每篇文章看上去似乎都是逻辑严密,道理清晰,但我们看了之后,就明白了吗?顿悟了吗?没有!反而更焦虑了!
为什么会焦虑?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精英们的经验是很好,效果也很不错,但是,不少经验,却是“臣妾做不到”啊!
比如说,别人家孩子,小小年纪就被带着到各国旅游,参加各种游学活动,回头看自己,自己当父母的,也没出过几次国,经济上有点捉襟见肘……
比如说,别人家孩子,乐高、编程、机器人,什么都在学,回头看自己,附近没有班,想亲自教,自己也不会,压力山大……
比如说,别人家孩子,天天读绘本,一年上百本,回头看自己,买书要花钱,家里地方小,陪读没精力……
然后,看到别人家孩子,会认多少字,会数多少数,会说多少国语言。再看自己家孩子,算了,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泪……
面对各种育儿方法,首先我们要去思考:它可以被复制吗?
有些方法,听起来确实好,但囿于经济投入,囿于父母精力,要复制,要照搬,是很费力的。
接下来,我们可以继续思考:它是孩子成才的必需条件吗?是否有替代它的更容易的方法?
有些方法,并不是孩子成才的必需条件。
比如,乐高,绘本,机器人这些,都是近十几年才流行起来的,有了它们,教养孩子当然是更方便,更有趣,但几十年前,没有它们,一样有各种牛人在成长。
大多数方法,即使必要,也是有其他手段来替代的。
比如说,附近的公园、动物园、博物馆,一样可以成为孩子的立体百科全书,常玩常新,百玩不厌,满足孩子幼年成长环境丰富性和多样性的需要,不一定需要到全国旅游,满世界游历。
比如说,绘本书籍,不一定要全搬回家里,经常带着孩子泡书店,泡图书馆,一样可以让孩子爱上阅读,爱上书籍,爱上知识。
对别人的方法妙招,别盲从,别照搬,多一份思考,多一份理性分析,这样的父母,才不会因为别人家孩子亮瞎眼的成长进度条而过于焦虑,才能从别人分享的方法中得到启示,才能找到替代的方法甚至更好的选择,才能走出一条更适合自己、也适合孩子的教养之路!
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