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焦点访谈栏目一期名为《党旗在一线飘扬 榜样在身边》的节目中提到,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伟大的民族需要英雄精神的滋养,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引领的力量。从烽火岁月到战疫时分,每个年代都有英雄,他们努力倾撒斑驳光影,用信仰追寻显焕旭日。广大党员干部应当循着“榜样之光”,汲取榜样力量,探索一条适合自身的奋进之路,逐步向榜样靠近,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以荧烛末光增辉日月。
循着榜样的“信念之光”,砥砺为民诚心,做理想的践行者。对于中国共产党人而言,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是安身立命的根本。革命战争年代考验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就要看他能不能为党和人民舍生忘死;和平建设时期就要看干部能否树立牢固的宗旨意识,是否对工作极端负责。“导弹专家”陈定昌将科技创新赋予己任,77岁高龄仍亲自担任总师,主持重大反导试验;“劳模专业户”的艾爱国追求极致、攀登高峰,72岁的他把焊工工作比喻成做裁缝,50多年来,攻克焊接技术难关400多个,改进工艺100多项;“燃灯校长”张桂梅将山区教育发展视为毕生追求,即使身患重病也绝不动摇。坚定理想信念是对党忠诚的最好诠释,年轻干部要在实践中不断砥砺理想信念,对组织的安排不讲条件、坚决服从,做到一颗忠心向党,“虽九死而无悔”,把坚定理想信念当作终身课题,常修常炼,信一辈子、守一辈子,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用信仰之光照亮奋斗之路,以信仰之力开辟新的征程。
循着榜样的“担当之光”,坚守为民初心,做时代的奋进者。坚持敢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赢得过往一切胜利的核心密码,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力量。从“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祁发宝与越线外军交涉寸步不让、殊死搏斗到“边境活界碑”魏德友57年如一日扎根边防一线,把戍守边防当作坚定信念再到海南省三沙市七连屿党工委的同志扎根南海深处,扛起“维权、维稳、保护、开发”的使命,无不体现着敢于担当、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精神。“重症八仙”之一的管向东,新冠发生以来,先后13次奔赴湖北、黑龙江等局部疫情聚集性发生地,主动扛起抗击新冠疫情的重担,累计奋战300余天,每一天都和病魔死神作殊死拼搏,为狙击疫情、就治重症患者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年轻干部要增强斗争意识、准确把握斗争方向,准确识别风险挑战,坚决站在损害党和国家利益的“对立面”,在任何时候做到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在新的赶考路上敢于亮剑,挺身于困难危难之中,斗争于歪风邪气之前,努力练就“铁肩膀”“硬脊梁”“真本事”,提升斗争本领,涵养出“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斗争气概,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在敢于担当中体现人生价值。
循着榜样的“奉献之光”,擦亮为民底色,做人民的奉献者。“用爱与奉献让梦想飞过大山”“时代楷模”张桂梅,是立足边疆用党建引领教学改革的引领者,是大爱无垠助孤扶贫的奉献者,是用爱心倾注教育事业的担当者。她没有子女,却是上百个孩子口中的“妈妈”,她身患绝症,却把自己所得的奖金都捐给了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就是这样一位时代伟人,用自己孱弱的身体兑现着共产党员的承诺。被称为“敦煌女儿”的樊锦诗,扎根大漠,在黄沙飞扬、无电无水、物资匮乏、交通不便、枯燥孤寂的条件下,50载春秋冬夏,她走遍了大大小小735个洞窟,看遍了每一幅壁画、每一尊彩塑,运用现代技术保护敦煌,筚路蓝缕开创了莫高窟保护和研究的基业。作为新时代“追光者”,当从中汲取“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力量,厚植“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牢记初心使命,树立“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意识,立足平凡岗位,恪尽职守,履职尽责;保持“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心态,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将青春汗水洒向基层热土,甘于为国家和人民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