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玲中十五焦点第482天分享(2019.12.6)
01 生活窘态
家有幼儿园孩子,小学生的,是不是觉得这些话很耳熟呢——
“起床起床快起来!洗脸刷牙要梳头!这是你的衣服你的鞋!
有没有在听啊?!快起来!记得叠被子!会热吗?会冷吗?
你就这样穿着出门吗?你的书你的作业咧?
拿外套戴手套,还有围巾和帽子!别忘了!”
可孩子的反应呢,却不以为意,不紧不慢的按照自己的节奏做事,还给你来一个“回眸一笑”,甚至无动于衷地自动屏蔽你的声音。
一位有过多年经验的心理咨询师这么说:“孩子的慢吞吞,都是你催出来的。”
不会吧,有没有搞错?明明是催着孩子让他快,怎么就是我造成的了?难道不用催,任由他磨叽,迟到,不吃早饭,饿着,冻着吗?
02催促的结果:
在爸妈长时间的不停的催促下,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
孩子意识不到自己该不该起床,以大人催促的次数和发火的程度来判断该不该起床。孩子意识不到自己该不该做作业,以大人催促的音量和犀利的眼神来判断该不该做作业。
03残酷的真相
孩子总是越催越慢,可以从心理学的三个维度来解释:
一、家长的催促会让孩子产生抵触心理。
家长对孩子都有一个理想的期望值,这个期望是以家长认为的速度界定的,而不是孩子那个年龄应该有的正常速度界定的。
比如,三四岁的孩子手指头的灵活度不够,系鞋带,扣扣子,速度慢,是很正常的。但家长往往因为赶时间,催促孩子,甚至直接剥夺了孩子自己动手机会。
再者,一旦家长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孩子做事的快慢,孩子的慢让成年人产生失控感。失控让人感觉焦虑,于是开始拼命的催孩子。
家长不断的催促,和孩子的磨叽,本质上讲就是家长与孩子控制反控制的较量。
被控制后的孩子,自我功能被剥削,他只能通过延长时间来确认自我范围。孩子内心会有一种自己的领地被侵占了的感觉,用拖延来寻找自我。
我曾经咨询过这样一个孩子磨叽的例子:
十岁的男孩子小智(化名),妈妈说他写作业到晚上十一点,经常睡着到书桌旁。蹲厕所要三十分钟,吃个饭至少一个小时,全家最后一个结束。经过两次咨询后,发现孩子的磨叽,是因为父亲脾气不好,经常大吼大叫地催促他,让他很没面子。但苦于没有其他的反抗能力,那就用最能让家长生气的方式——磨叽,来回应和反抗家长。
突然想到有些汽车尾部的五花八门的搞笑段子:其中一个是:越催越慢,再催熄火。想想任何一个人都不想被别人催着,何况一个孩子呢?如果下次再催孩子的时候,你就想想自己开车被按喇叭的情形吧。
第二,家长的催促是在暗示他自己做不好。
总是催促孩子,就会给孩子一个心理暗示:我动作很慢。渐渐的就会形成心理定型:我是“需要被催促的”。孩子产生这种心理后,家长就会越发着急,从而产生恶性循环。
心理学界,有个著名的实验:罗森达尔效应: 罗森塔尔带领一个研究团队到学校,对一个班里的学生,做了个全面体检,然后把一份学生的名单交给老师,告诉老师,名单上的学生属于智力超常的孩子,将来一定有所作为。过了半年后,罗森塔尔再次来到学校,调查这些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现名单上的学生,成绩果然名列前茅,就连之前成绩平平的孩子,成绩提升特别大。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家长给孩子怎样的暗示,孩子就会给自己有怎样的自我定位,当然就会有怎样的外在表现。
04 对症下药
第一,家长要想治愈孩子的“拖延症”,磨叽,拖沓,首先要觉察反思自己,有没有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性,对于五岁以下的孩子,行动迟缓,动作慢,可能是孩子正在学习一项生活技能,允许孩子有个学习锻炼的过程。不要跟别人家的孩子,更不要以自己的速度比。尊重孩子的个性特别,陪着孩子学习新技能。担心孩子上学迟到,可以提前一会儿起床;怕孩子吃饭慢,就提前做好饭。孩子的幼年阶段,父母就是要陪伴孩子度过的。珍惜跟孩子相处的美好时光,会成为以后最温馨的回忆。
第二,利用刚才提到的心理学中的“罗森塔尔效应”,给孩子更多的正向暗示。
孩子利索的做完一件事后,大人夸张的表扬一下,能起到很好的正面强化作用。
如果孩子开启了他的“拖拉机”模式,就别去反复唠叨了,免得负面强化,最后孩子变成了升级版“拖拉机”。
现在很多家长,会给孩子做个“光荣榜”: 如果孩子做一件事又快又好,就在本子上画上小红花,后面写上——“今天练琴只用了四十分钟就练会了”,“今天晚饭之前就把作业写完了”。记录孩子做到之处,就是在利用罗森塔尔效应,给孩子正向暗示,协助培养孩子养成好习惯。当孩子有过多次“快”的体验后,尝到快的“甜头”,慢慢的“快”习惯也会养成。
第三,让孩子独立处理事情,自己承担事情后果。
很多家长总是说:孩子叫三遍都不起床,烦死了。这是因为家长操心替孩子在分担他应该承受结果——迟到的后果由孩子承担,而不是家长,作业写不完,也是由孩子承担,而不是家长。
正确的做法是,跟孩子明确哪些事是他自己的,他要为自己的事负责,如果需要,父母可以协助。比如跟孩子约定晚上写作业结束的时间,过了时间就不要写了,孩子有过一次不交作业被老师批评,他一定会在规定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完成作业。迟到了受罚,家长不必愧疚,那是孩子必须要承担的后果。
第四,不妨做个“懒妈妈”。
我家乡有句俗语:“勤快的孩子背后都有个懒妈。”后来学习心理学,发现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儿童人格教育》中写到“一个有拖延习惯的儿童背后总有一个事无巨细为其整理收拾的人”。看来,大道相通,人类的智慧都是一样的。
这个说法来自一个很朴素简单的道理,过于勤快的妈妈,总是事无巨细的为孩子安排,恨不得手里拿着鞭子抽着向前奔跑,最终孩子变成了“拖拉机”。
做个“懒妈”,孩子自己的路要他自己走。因为,我们陪得了一时,也陪不了孩子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