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学习演讲的时候,有一个环节是练习讲自己的经历。
“把你人生最黑暗的时候、最难以启齿的经历讲给别人听,不仅能够完成一次自我心灵疗愈,更能拉近你和台下听众的距离。”老师说。
每个人都有窥私欲,在内心深处都会对别人的秘密产生好奇。当你把秘密告诉他时,他的内心深处不自觉地就会同情你。
如果他也有过你这样的困境,这样的伤痛,就会把你归为“自己人”。
“噢,原来台上光彩照人的老师也会有无助的时候。”
“原来看起来风光无比的你也会有这么多的无奈,这么多的伤痛。”
一旦产生这个念头,听众对你的戒备就会削弱。它可以破掉听众固有的信念,更容易接受你讲的内容。
这个环节,叫做共情。
“下面,请同学们七个人一组,对着你们组员讲讲自己的经历。”
几个组员围成一个圈,讲的人就在圈中间,可以环视到每个人,而每个人也能够看到他的眼睛。
几乎每个到圈中间讲的人,讲着讲着都会流眼泪,那是一种情绪的自然发泄,埋藏在心底最深的软弱,在终于有朝一日得以示人的时候,会带来强烈的情感冲击。
但是我还是很疑惑,我这么年轻,也没有什么苦大仇深的经历,或是刻骨铭心的困境,我要讲什么呢?
站在圈中间的椅子上,面对组员这几双眼睛,我开始讲,从我人生的转折讲起。
以前的我,是一个无比自信和骄傲的女孩,从小成绩优异,是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但是初三分班进入了快班之后,一切都变了……
令我惊讶的是,刚讲到初三,我就开始泣不成声,我的话匣子一下子被打开了,我开始讲成绩下滑后的恐惧,开始讲青春期情绪没人照顾的无助,开始讲友情破裂后的打击……
我以前一直在疑惑,我的人生看起来没有什么特别的印痕,基本上也顺风顺水,小烦恼无数,大苦难没有,为什么我的性格里面还是会有不安全感,还是会有软弱,还是会有自我怀疑呢?
现在我终于明白,原来就是初三那段最黑暗的日子,老师责备、父母忽视、同学嘲笑,在我内心深处,埋下了深深的恐惧。这种恐惧一直无声地影响我之后的人际关系、自我评价和行为模式,最终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我在圈中流泪,组员也跟着我流泪,他们看我的眼神,由原来的疏离、拘谨,变得柔和,变得温情。
我从来不知道,原来我可以用自己的演说让另一个生命跟着流泪,我从来不知道,原来我可以如此对别人敞开心扉。
其实在我内心深处,一直在逃避这段经历,我假装自己过得很开心,假装自己仍旧很骄傲,假装自己的生活一直都是顺风顺水。
所以我从来不曾承认过,承认过心中那个曾经在十年前,躲在黑暗的角落,无助地默默哭泣的小女孩。
每一个绝望,在多年之后,都会变得云淡风轻
每一次无助,在以后的日子里,都会成为你身上很有分量的财富
感谢我人生中有过这段绝望的日子
感谢我自己在这段日子里的不放弃
感谢我曾经经历过黑暗,让我感觉到光明是那么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