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而不怒,是父母对孩子教育的最高境界。
但是,很多时候,父母们又不能不“一怒之下”。
经常有媒体报道这样的新闻:父母吊打孩子致死;17岁的年龄被父母用铁链拴住。。。。。。。等等。
这些多是父母的”一怒 之下”的 结果。“一怒之下”的代价何其惨痛哪!
后悔药吃不得。吃了,也就晚了!
我们可以不怒吗?如果不是一怒之下的话,结果会是什么?
1,很多父母这样描述:“孩子太气人了。怎么说,他都不听。你看这作业做的什么啊?气死人了!你没尝过让老师叫到办公室替孩子罚站的滋味。脸都丢尽了”
听到这,你还能笑的出来吗?
这时候,发个脾气多爽啊!要是憋着,肯定要憋出点病来!
我就想不管不顾的骂一通!
2,发怒有用吗?真心没用啊!
我有个亲戚,他的孩子今年上五年级。为了孩子的臭毛病,什么话都说尽了。孩子也挨了不少揍。就是没用。
孩子有偷拿家里钱的习惯,改不了。为了改掉孩子这个毛病,夫妻两对家里的钱严防死守。
每天晚上必定盘问孩子,今天是否又犯老毛病?
但是,管教的结果,不尽人意。孩子变得越来越来越不喜欢说话。如果逼急了,孩子转身就走,进自己的屋子里,把门反锁上。用绝食和父母怼。
前几天,孩子又犯了老毛病。孩子的爸爸也像往常一样很楱了孩子一顿。但是,这一次,让孩子的爸爸彻底的吃惊了。孩子竟然跑进厨房,拿了把菜刀丢在爸爸面前,说了几个字。
”我也想改。但是控制不住。你杀了我吧。都解脱。。。。。。。”
孩子的爸爸突然意识到,如果这样下去,会把孩子逼出问题。
到那个时候,不是”一怒之下”可以解决的。
其实,如果父母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仔细分析一下,这错误里面,是否也有父母的错?
比如,上面的这个例子。父母们就对孩子有偷拿家里钱的问题,没有责任吗?
当孩子第一次有这样的问题时,他的父母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呢?
打!打!打!
父母们为什么不分析,为什么“”一怒之下”的管教没有用处?
因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你可以自己拒绝诱惑,但是你没办法要求别人也和你一样。包括你的孩子。
其实,适当的满足孩子的虚荣心,也是教育孩子的一种选择。不是你把孩子逼进墙角,孩子就会按照你的指引,走这条路。
3,孩子需要正面管教。包容和坚定并行
父母们必须要求孩子有规矩。但是也有自由
和有限制的选择
“我们一起制定对我们双方都有利的规则,一起讨论对我们都有益的解决方案”
“当我必须独自做出决定时,我会坚定并和善,维护你的尊严,给予你尊重”
这是出自那位名人的名言,我记不清了。但是很受用。
其实说到底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如果无益教育这个主题,或者反而是拖后腿,真的不能任由自己的性格“自由发挥”而伤害孩子。
因为在孩子面前,我们是强者,她是弱者。我们打骂,就是“恃强凌弱”。
控制好脾气,是教育孩子的第一步。
怎么控制呢?
一是遇事冷静
默念三秒“不生气不生气不生气”,问清楚是事情的缘由,不能先入为主。如果真是孩子错了,再做惩罚。
上面那个偷拿家里钱的孩子父母,就是因为有先入为主的思想。把孩子逼到了墙角。其实孩子一直想在改正自己毛病。只是因为孩子的心里有问题,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
昨天孩子的爸爸对我说,他带孩子去做了心里疏导。在心里分析师面前,孩子说了自己的内心想法。疏导完之后,孩子的情绪好了很多。
是的,心里分析师告诉他们,有这样一种孩子希望用极端的行为来引起别人的注意。这个孩子就是。原因是孩子缺乏父母的关爱。
二是换位思考
孩子出现的问题,大体上都与父母有关。
如果父母不仔细想想问题的原因,就没有办法找出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
比如,不好好学习的孩子。
他是因为听不懂老师的讲课?还是因为眼睛近视,看不清题班板上老师写的字?
现在一个班里80个学生,你如果让坐在最后的孩子能够清楚的听或看清前方老师教授的课题,也是比较困难的。
了解自己的孩子,有的放矢的选择教育方法。可以威而不怒的解决问题。
还比如那个偷拿自己家里钱的孩子。如果父母及早带孩子去做心里分析,孩子可能会更早的摆摊心里魔怔。
选择威而不怒,并不是一味慈善。这也是父母必须注意的。
如果一味的忍让孩子。那很可能就会有“”一怒之下”。
做一个理性的家长,学会“威而不怒”。避免“一怒之下”。让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