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很多时候能算得上意志力较强的人,可是总也扛不住购物的欲望和美食的诱惑。
1.买买买
从小就比较勤俭节约,浑身一股穷酸的小家子气。可能是小气怕了,于是自己挣钱后就想装阔绰,害怕别人觉得我吝啬、计较、抠门,花钱开始大手大脚。再后来啊,紧缩的收入平衡不了膨胀的支出,又穷了。没办法啦,机缘巧合地用上了类似3P的理论,顾好自己就行了,管别人怎么看呢!
不再老在花钱时考虑到别人眼光,但却不得不给自己找一个合适的理由:这个好用,这个需要,这个趁便宜囤起来用得着,这个可以改善某某情况,这个正好替换旧了想淘汰的……一旦有了一个可以说服自己的理由,下单就心安理得了。然而这个理由实在太好找,买的理由千千万,不买的理由往往就一个——贵!所以我恨自己穷,想挣钱,想变富有。
然而上次做断舍离,发现好多东西真的没用,甚至都忘了当初买过它们。这不正好印证了多巴胺的理论么,只是欲望,不是快乐;只有眼前的苟且,没有诗和远方。
可是要怎么控制呢?觉察到它的出现也还是有个买买买的理由在那里啊!如果不行动,反而会一直想着它。比如我家浴室的莲蓬头有点漏水,就好想买一个替换,毕竟有节约用水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比如想买冲锋衣,明知道一年也穿不了几次,但难免会有春秋冬出游的时候,此刻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价了;比如想买台灯,旧的那个虽然还能用,但断了一个关联零件,一碰就会摇摇欲坠,随时都可能寿终正寝了……如果不行动,一定会轻易“触景生情”,随时产生纠结和内耗的……
2.吃吃吃
同样的,只要有一个能让自己接受的理由,吃的欲望就难以控制。比如运动这么辛苦,不就为了想吃就吃嘛!比如今天完成了重要的任务,奖励自己吃点零食;比如看电影就是为了放松,吃点薯片锦上添花;比如遇到了糟心事心情不好,吃点糕点安慰一下;比如难得遇到特别想吃的/独特的,不容错过啊……
其实除了为了活着,吃并不是必要。所以吃的理由和不吃的理由都容易找,而且不吃的理由往往更充分,如果硬要控制,是可以控制得下来的,就像这两天的晚上,我都忍住了吃抽屉里一个糕点的冲动和网购降价零食的冲动,但吃或不吃买或不买,它们就在那里,一直散发着诱惑力,直到我落败为止。
除了买和吃,好像容易被刺激多巴胺的情况就没有多严重了。感觉还可以抢救一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