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九点驱车赶来北京,只因为二宝和爸爸视频,哭着喊着要找爸爸。我想了想明天正好周末,索性带她去美术馆看看。
我们早上坐地铁去了位于五四大街的中国美术馆,出了地铁口没走几步就到了美术馆大门,顺着排队的人群在窗口扫了下身份证,我带着孩子走进了美术馆的院子。
刚刚走到朴实大气的建筑物门口,看到“中国美术馆”五个红色的大字。我给小家伙拍照留念,她帅气的拍了个姿势。我环顾周围,仿佛时光倒流,想起自己高中时独自来过几次这里,当时正逢图书馆展览法国印象派画家的油画,我有幸在这里第一次瞻仰到很多大作。还记得我坐在回廊的椅子上看纪念册的宣传。那时心里懵懵懂懂,并未下决心一直画画,兜兜转转十五年,重新捡起画笔,回到来时的路,倍感珍惜。
来到展厅,我们先去了三楼,里面展览的是国画,经典的梅兰竹菊以及现代的一些小品,有的画是浓淡相宜的水墨,加上鲜艳无比的色彩比如大红色,甚是扎眼,我有点欣赏不来。
楼上五层是书法,有些是碑刻,记录的书信及诗词,虽然不懂书法,但是越看越觉得有味道,字画不分家,看久了也觉得像图画一样有意境。一位老先生在给一群人讲解,我本想去听听,但是小孩子听不懂,所以觉得无趣,就匆匆离开了。
二楼展示的是一位有个性的韩国艺术家的书法作品,构图和笔触大胆有趣,让我想起了鬼怪。“随心所欲不逾矩”,不按章法出牌,看得舒爽。
一楼展示的是油画、素描和版画作品,时代离我们近,我背着小女儿,一边打趣着她,一边看画。有几副素描风景画和白描画的非常好,和我口味,我用手机拍了下来,回去细细欣赏,看到了一个上年纪的阿姨和一个中年男子,拿着铅笔在速写本上临摹优秀作品,很亲切,希望我的余生里也继续与书法为伴。
出了展馆,天气依旧炎热无比,白亮的光线照的到处都刺眼,我顿了顿,打开一把黑色遮阳伞,牵着手里的小女儿,心里仿佛喝了一壶养眼养心的凉茶,慢慢向地铁口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