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在整理书桌时翻看去年考试的一些资料,不由得感慨:白驹过隙,转眼我来到周家小学已经一年多了。在很多资历深厚且教龄长的教师眼中,一年时间不算什么,但是对于我来说这一年却是我飞速成长的一年,与众不同的一年。
回想我刚进入学校的情景,现在仍然记忆犹新。虽然我在考进周家小学之前也有在其他学校任教的经验,但是与我想象中也有那么一点不同。在此之前,我没有看过如此美丽的乡下风光,也许是我很宅的缘故吧,平时很少到乡下玩耍。
记得我来到周家小学时,上的第一个班就是学前班,我也曾经上过学前班,有一定的经验,但是在新的学校里,我能HOLD住他们吗? 我不是怀疑自己的教学水平,而是怀疑自己的教学风格。平时自己上课的风格就是平平稳稳说话,不急不慢。尽管如此,我也要抱着“不论如何试试看”的态度。于是,我开始了新的教学旅程。
开始上课时,我慢慢调整状态,仔细观察每一个学生,我发现:农村孩子的性格大多数是沉默型,不太爱表达,所以在交流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农村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其父母都在外打工,他们的监护人是年纪大的爷爷奶奶等。这给孩子的教育带来一定的影响,爷爷奶奶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在教育环节上就受到了限制,就间接地影响了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
记得有一次上美术课,我给孩子们发了图画本,要求孩子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我在巡视时发现:他们画的内容大多是与父母在一起,可见在他们的内心是多么渴望与父母一起呀!这个问题不由得让我深思。
所谓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教育,还有家庭教育,家校共育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对于孩子的教育,我希望学校和家庭都应该担起责来,这是我心中所,也是在教育之本,但是眼前,我所观察到的远不及,父(母)爱缺失,家庭教育成了严重问题。如何来影响他们,弥补因家庭教育欠缺造成的影响呢?我想只有我们老师常与家长进行积极的交流沟通,引起重视,共同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