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跟先生聊天,先生最近陷入了无限的焦虑中,确切的说,这样的焦虑其实已经伴随他将近一年的时间,但是他的性格让他很难做出改变。所以当问题长时间得不到解决的时候,任何一点小小的事情,都可能激发他的潜在的焦虑进程。
上礼拜,听了前青山资本董事长李倩的一场直播,她提出了一个应对焦虑的一个解决方案:
拿出一张纸和一支笔,写下使你焦虑的10个问题,写完之后,将这10个问题做一个归纳,你会发现有很多问题都是来自于同一个大的问题。而将自己的焦虑明确的问题化,才会有可能找到解决方案。
于是我让先生尝试了这个方法,并且与他长谈了很久。借用古典老师拆掉思维的墙中提到的理论,其实他是被眼前的水杯限制住自己的心智。
古典老师在这本书中提到的关于职业规划的一个词,叫做:未来价值
一件事情的价值,不取决于现在你判断的价值,而取决于在未来的情况中的价值,这就叫做未来价值。
先生毕业后就开始自我创业,如今渐渐进入一个行业衰退,自我限制的境况,性格沉稳且害怕冒险的先生不愿意也不敢放弃眼前看上去还算可以,并且听上去光鲜的工作。但是同时也预感到目前所拥有的事情,在不久的将来,无法再有溢价能力,用古典老师的话就是,没有未来价值。
这其实不是先生面临的最大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他没有过职业规划,确切来说,是并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古典老师说,一个真正明白自己想要什么的人,他能够拒绝看上去诱人的机会,同时能在自己规划的道路上克服困难往前走。
我有一个闺蜜,在一个本土的广告公司做新媒体文案,他是我见过最清楚自己要什么的人。因为自己喜欢看书,喜欢写稿,做广告公司文案一直是他的目标,虽然有很多人告诉他广告公司的辛苦,并且介绍他很多其他的机会,但是他都回绝了。
在加入这家广告公司,第一天,因为不知道gogoboi是谁而被嘲笑不适合做文案,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把行业内所有的KOL的相关公号文章全部阅读学习并且做了笔记;
2016年,因为新广告法的颁布,各个外企法务都开始严格把关所有的文案用词的时候,他做了一整套各个公司法务的DONOT笔记,以便自己的稿子能够避开这些雷区。
因为不是科班出身,一开始以为文案就是写文章到后来发现social media copy不仅仅是这样,每天晚上加班到公司最后一个离开。
但是却在这一年,成为公司最多能够一次性过的文案,成为被客户点名要的文案,成为公司的头牌文案。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有很多公司或者私人找他做私活,他都回绝了,因为觉得自己的质量还不够稳定,还要积累学习的东西很多,不想把时间浪费在现在的八百一千的事情上;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有很多同行或者客户给他介绍4A的工作,提供的薪水甚至是目前的2-3倍,他也回绝了,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优势是在写文章,而不是在客户维护或者是策略创意上;
如今,虽然才工作两年,却带了公司整个文案team;所有的客户,文案只服他;他看上去是没有任何的职业规划,却真真实实的把自己目前的每一步都做到了极致。虽然他没说,但是我知道他清楚自己在任何一个阶段,自己的要事是什么:
初期,是提高自己在这个行业的必备技能和必要积累;因为拒绝一切八百一千的诱惑;
中期,是清楚自己要的是做一份自己感兴趣、擅长并且能够赚目前自己目标的工资;因此拒绝高薪的工作(因为他清楚,一旦接受,迎来的生活为了高薪而来到非兴趣/擅长领域的挑战,重新学习的成本,且不一定可以创造WOW价值)
如今,他经营自己的公号,帮客户经营公号,除了帮公司完成日常客户的业务外,还帮客户每个月额外创造几十万的价值。
古典老师在职业规划的环节中,明确告诫读者,不要有太完美的职业规划,因为世界总是瞬息万变的,太完美的太明确的职业规划,会让人丧失对新鲜事物的警觉性。
而好的职业规划是:
1、20年的梦想,尽量大且抽象
2、10年的理想,主要培养和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3、5年要达到的目标,和3年的职业计划。详细理了解自己和这个职位的差距,同时准备Plan B
4、每个月回顾自己的进度,每半年回顾自己的计划
5、对新的机会和趋势永远保持警醒
因为倩姐的专栏,认识许老师。认识许老师的时候,许老师还是网易教育频道的市场部负责人,而如今他已经离开网易,去一个区块链平台去做品牌建设部门的负责人。
在年初,许老师就开始接触区块链领域,并通过区块链投资获得了一部分的收益,当时许老师向周围的小伙伴,也就是我们,推荐了区块链,但是大家都是抱着观望的态度。对于陌生的事物,大家都是心有顾虑的,况且还是一个买入卖出的类似股票的高风险产品。
而在前不久,也就是时隔三个月,我们被告知许老师已经加入了一家优秀的区块链平台,负责平台的市场品牌运营工作。问及为何考虑加入这样一个陌生的领域,他告诉我:
如果没有壁垒和成本,资源和竞争人才就会自由流动了,你的竞争优势也就没有了,就争取不到超额利润了。只要这个成本是你衡量过,可以搞定的,且付出的成本远小于收益,那就很好。
其实区块链这行的入行成本,最大的是学习成本和心理成本。学习成本是大部分人不具备从头学习一个复杂行业的能力,看几眼看不懂,又没人教你,就放弃了。心理成本就是下意识害怕未知,想要从众,觉得没人去的地方不安全,这是刻在基因里的心智模式,要用理性才能克服和压制。其实两个成本的货币支出是0,但是大部分人搞不定
在问及其职业规划的时候,他如是说:
我没做很清晰的职业规划,有个远期的模糊规划,就是做一个厉害的CMO吧。然后保持对时代的敏感,保持知识摄入,做好选择。
他的话其实带给我很大的启发,追其根本,跟古典老师这本书中所讲述的职业规划和心智模式本质是一样的。保持对时代的敏感度,保持知识的摄入量,克服对新事物,新知识学习的心里抗拒,让自己的心智模式永远停留在对事物有观察,有分析,有自己的独立理解的层次上。同时对自己现有的生活状态,有自己明确的需求,即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才能够保证自己永远跟着潮流在走,永远跟着这个变化的世界在走。
其实焦虑的本质,也无非是害怕自己被身边的洪流所抛弃在身后,这股洪流,可能是岁月,可能是社会最新最in的产业,也有可能是原本跟你水平相差不多的同伴,甚至是你的伴侣。
最后,关于对本书的一个有趣的洞察,是我发现古典老师的想法和洞察,其实也是在随着岁月在不断提升。相比较超级个体,《拆斯思维里的墙》一书,确实只给了鸡汤,没有给喝汤的勺子。在他新书上架之际,也特地找来他之前的畅销书来阅读,希望新书能够比超级个体带来有实践意义的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