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用社交软件微信沟通的多, 经常会有因为不及时回复,看到而产生一些情绪,误解。
比如我之前有事找朋友微信问她“在吗?”一天都没回,我那个气啊。后来团体中特地表达 了我的不满愤怒。 朋友说,我以为你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呢,有重要的事情不直接就说了。因为有时候我是在忙,忙过了就忘了。你有事情你可以先留言啊,我看到后我可以直接回复,我们不需要一定要同时看微信才能沟通交流啊 。 后来我再和朋友微信沟通的时候就直接表达,而不是问“在吗?”当然回复也是有礼仪的。比如头天的信息,搁到第二天再回,也是有的。 我们有个特别靠谱的同学第二天回我信息的时候顺带解释了一下“头天晚上弄孩子写作业太晚了,没来得及回,这才有点空。”顿时心里很暖,而且觉得同学很贴心。也非常愿和她交往。
看似回复慢一点,晚一点没什么,其实每个人的内在状态不一样,有些人可能本来就不够自信,好不容易鼓起勇气找你问点啥事,你骑车或是忙孩子,没及时回,十来分钟的时间,你这里无知无觉,对方那里内心的念头可能已经千军万马了。"我是不是太打扰他了,可能她不喜欢我吧,”整个人很受伤。 有些可能会激起对方“我不好”的想法,进而是很受伤,有些可能会激起对方“在你那里我不重要”的想法,进而很愤怒。有些人可能之间本来有点嫌隙,对方回应慢一点,这边可能小我就开始乱蹦乱跳了,各种想法层出不穷。
我弟弟曾经又一次向我借钱要买车位,我当时跟老公商量非常愿意支持他,如果他愿意买的话,我们支持,用我们的信用卡刷买吧。我把信息回馈给他,问他啥时候买我把信用卡给他,我满心期待对方一定会感谢有个好姐姐呢,等一会看一下微信,没信息,又等一会看一下还没有回。我急了,问他咋不回,他说车位卖完了。买不了了。唉,我无语啊,那你不能跟我说一声吗?我这里等着借钱给你呢。我告诉他这个沟通礼仪时还说我太较真。 一个小细节其实能看出人的沟通层次,做事靠谱吗。我曾经也是这样无知无觉,尤其是跟老公的沟通,因为他脾气好,他每次跟我发微信什么的,我忙孩子,或不忙我都懒得回他。他也不生气。后来我发觉他跟我们打电话少了,就指责他。一个星期都不给我们打个电话。 老公说每次跟你打电话你都给我挂了,我怕你忙,怕打扰你。 每次打电话前都微信问你现在忙不忙,能打电话吗?你都不理我,打几次,你都在忙,说一两句就挂了。每次给你发微信,都是我最后一个说完你不回了。不信你看咱俩的聊天记录。我一看,还真是,每次老公发来的好几段话,我就简单回一两句。这种对照太明显了。 我惭愧。看到我们现在的模式也是我自己创造出来的。
我之前在家办公,跟外界接触很少,跟工厂我的合作伙伴经常都是电话微信联系,有时候询价,问个事情,好久都不回我,我的感受是“不被重视”,非常的自我怀疑,也非常气愤,然后我就进入指责模式,指责他干嘛不回信息,打电话给他, 他后来见我的电话更是抵触了,直接挂掉。那一段时间我们的沟通简直是中断了。我快崩溃了。 同样的另一个同事给她电话,他都接,我好奇怪,我到底哪里做错了。我是太差劲了吗?“我不好我太不好了”的想法经常冒出来。 后来学习了,才知道是自己的沟通方式的问题,每次电话指责,催促的多,对方自然就想回避我。 而我们现在在沟通的的时候更多的是重视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指责。 沟通也顺畅很多。
我和国外客户沟通,有时候发个信息半天不回复,也很容易把我内在的“不受重视”的念头激发出来,不过现在不再陷在那个想法里,而是直接打电话确认。
朋友之间也是,有一次好朋友问我我给你发信息你咋不回呢,我说没有啊,我没有收到啊。不信你看,我拿出手机,朋友就奇怪了。至少我们有当面澄清误会的机会。不然埋在心里又是一个嫌隙。所以有什么事情,我现在喜欢当面问清楚,当然不是质问。
在群里也是,很多时候,链接,关系就是相互的回应产生的。以前我在微信群里就是一个伸手党,有问题了,有困难了,冷不丁的抛出个问题,因为之前很少在群里说话,也跟大家不熟,有些学长很热心的回答群友的问题。那个帮助大家的学长自然是受大家喜欢和尊重的。 有时候你也希望你能融入到这个群里和大家熟络,那就尝试在别人说话的时候有回应,真心的看到他们。 即使一个拥抱,一朵花的表情,对方也能感受到被看到被回应的温暖。 人与人之间的链接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的产生的。即使群里,也会有跟现实关系中类似的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