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完《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世界简史》、《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之后,多少对“人”这一物种可以生出些许怜悯之心来。这种远距离、长焦距所观察出来的类似全景式的俯瞰,真正落在人心里的是悲悯。这一点就像佛陀的智慧:人的可爱,无非是有情。有情众生。见众生如见自己!在自己身上也能瞥见众生的侧影。
以下这几段视频来自蔡依林在2015年拍摄的纪录片《不一样又怎样》,这些片段式的纪录片也同时是她世界巡回演唱会的串场影片。这些纪录片的主角都是她的歌迷。同样,我甚少关注娱乐场上的事,但是这些事有人做了,就要告诉大家是由谁来做的。
生活从来都是艰难的。为了那个充满期待的明天来临,每个人都要拼尽全力的。没有谁比谁更好过一点。在这些视频中短短几分钟所讲述的浓缩故事里,是连续数十年的平凡日子。为这些日子所做的努力在浓缩故事里是看不到的。我们在视频里看到的基本上都是人与生活的和解,人与时间的和解。这一代人和解了,又轮到下一代继续抗争和和解。有人会将这些称之为“宿命”或是”命运“。但我不这样看。至于我以何种方式来定义,还需要等待。
浓缩故事里透出的“感动”,不过是我们想象的溢出。在面对任何有关的人的故事里,我们都要对这种“想象的溢出”保持警惕。平凡的生活里,无非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我们得庆幸在每一个过往的日子结束之后我们还可以期待明天。当然,这个常常被我们鄙视的今天,常常是许多人想得而未能得到的明天。如果常做此想,那么对每一个可以拥有“今天”的人来说乃是莫大的幸福。
有关于人的故事叙述大多脱离不开“奥德赛式”的框架。如果从这个出发点来看话,人的命运既有定数,也同样在演绎方面具备多样性。而这里所讲的“定数”不过是回头看时的感慨。在故事发生时,谁也不会有“预料”的闲工夫。在抵抗生活这件事上,是不能用输赢来评判的。我觉得更为合适的方式是凯撒所言的那句: VENI VEDI VECI。
不一样又怎样------这句话还是让我想起罗素爵士的那句话“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即便这世界上人口众多,但是不一样却是我们不得不接受的事实。尽管常常有些伟大的梦想要让所有的人都有一个面孔。可惜这样的梦想时至今日都未能实现,以后也不会。这些伟大的梦想可以蛊惑相当多的人相信,可惜还是有一些人始终坚持自己。并让这个世界呈现多元的本质。纷争从多元开始,和解也是从多元开始的。
人如蝼蚁,但蝼蚁也有蝼蚁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