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因格海角灯塔(Cape Reinga Lighthouse)位于北岛北地大区,矗立在高于海平面290米的陡峭海角上,在这里可以观看壮丽的塔斯曼海与浩瀚太平洋相交,是新西兰最北部的灯塔,也是新西兰的图标和知名旅游胜地,是新西兰的“天涯海角”。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来此地打卡,登高看海。
雷因格海角灯塔建立于1941年,取代了附近莫托帕尔岛上的旧灯塔。灯塔为白色,高10米,是新西兰最后一个可以攀登的灯塔,面对着浩瀚的南太平洋。当地人说已故的毛利人的灵魂就在雷因格角跃入大海,返归其圣灵的故乡哈瓦基,所以灯塔就有了指引圣灵的特殊意义。游人在灯塔前面可以看到黄色的方向标,标注了从此地到伦敦、温哥化、东京,北京,上海等城市的直线距离。
雷因格海角灯塔每隔12秒闪光一次,在19海里外都可以看到,为海上的航船指明了方向。灯塔下的大海即使是在风和日丽的好日子,水面也是波涛汹涌,气势浩瀚。
第一次来到雷因格海角灯塔的时候,孩子们才四五岁的样子。我们一家四口和孩子爷爷一起,那天天气很好,上山后才感觉到海风猛烈。也许是怕孩子们被风刮倒,孩子爷爷一手拉着一个孙子,雄纠纠气昂昂在前面走。丈夫小声地对我说,他小时候,爸爸从来都没用用手拉着他和妹妹在外面走过。每次出去,他都会和他们保持距离,以至于丈夫一度认为爸爸不喜欢他们。
老话都说隔辈亲,确实如此。在我的记忆里,爷爷来新西兰与我们生活的八年里,与我和丈夫很少沟通,即使讲话也没有眼神上的交流。但他很爱两个孙子,陪他们在院子里玩耍,经常牵着他们的小手出去散步。
爷爷是位很独立的老人,身体结实,喜欢种菜,种花。婆婆去世后,他一个人生活,把家里收拾得干净整齐,一个人做饭也不对付。每个周六早上都会骑着自行车去泡澡,然后自己去常去的混沌铺吃上一碗混沌。
记得有一年我们全家回国探亲,哈尔滨的冬天,早上也异常的寒冷,卖油条的铺子很少。我回国后最喜欢吃摊上的油条,自己大早上出去找,不仅没找到,还因为路滑摔了一跤。孩子爷爷知道后,一声不吭,第二天早上骑着自行车,跑了很远的路去给我买油条。进门的时候,我看到他手里拎着一袋油条,头上冒着热气,脸颊冻得红红的,手指很长时间都不能伸直。
孩子爷爷来新西兰定居后,每年我都会安排全家人一起出去旅游。孩子们小,又有老人一起,我们不自己开车,报名参加当地的旅游团,省心省力。还记得团友称赞我是个好儿媳妇,愿意带着公公出来旅游。
今天再次来到“天涯海角”,孩子们都长大了,爷爷离开我们也有几年了。物是人非,时光流逝,祝愿他老人家在天堂里一切安好。
中国式的父亲,大多不善于表达,但爱永远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