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大多时候会觉得自己的父母顽固不化,这就是所谓的代沟。就像我们的父母一样,我们在顽固不化的对下一代进行小时候受到的语言暴力。吼这件事,一直在轮回!
之前有一则小故事不知道有没有听过,是这样的:一对夫妻苛待家里的老人,他们吃肉吃好的菜,只给老人一个都不爱吃的馒头吃。他们坐着吃饭,老人只能拿着碗蹲在一旁。这对夫妻的儿子说,你们这样对奶奶,等你们老了我就这样对你们。这句话引起了无数人的反思。父母做什么,孩子就会跟着做什么。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靠吼,那下一代的教育也是如此。
但是如果你知道你吼了孩子以后,他心里想的是什么,我相信你在下一次的情绪爆发以后绝对可以控制住自己。
你对孩子吼了,虽然就是一两句话的事,但是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犯了大错。会很大程度的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还会伤害和谐的亲子关系w为什么大多数的孩子都喜欢和爷爷奶奶待在一起呢?就是因为孩子的爷爷奶奶多半是不会吼他们的。
心理学界的教授说过:孩子的性格和心理的创伤基本都来自于童年。更多的是来自于父母。
我自知我妈语言暴力的可怕,但更可怕的是,我发现自己潜移默化的学会了她的语言习惯,无意识的时候也会把情绪带到话语里,一字一句都在伤人.......我知道这样下去只会把爱的人推得越来越远,可我难以自控。”
“于是我渐渐关上了心里的那扇窗,难过的时候试着自我安慰,写日记,购物,奖励自己好吃的。我开始在家人面前沉默,试着逃离去到家以外的地方,也要记得如果以后有幸自己组建了家庭,要呵护他,不能让同样的悲伤,发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我之前有过一段经历,就是我初中的班主任不知道听信了谁的话,说我早恋,还为了一个男生和另一个女生打起来了。明明没有的事。然后班主任就告诉我妈妈了,回了家挨了一顿批,别提我心里多委屈了,我根本没有做过的事情,都不相信我也就算了,当时这件事对我的冲击很大。觉得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人在意我的想法和感受。还好小编我足够坚强。
长期生活在“基本靠吼”的教育下的孩子,就行德国经典绘本《一生气就会大吼大叫的妈妈》里面的那一只小企鹅一样,他被吓得魂飞魄散,内心里充满了恐惧和不安。虽然阿想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又没有人听,也没有人去理解自己。久而久之,也就不说了。
如果你意识到了这件事的重要性就不要再吼你的孩子了。答应我。放下身段来好好和孩子去交流去沟通,让她跟你表达她的情绪,她的所思所想。你的小天使她不笨,她只是需要时间才能飞起来。
朋友们,答应我,不要吼,如果破了她的胆量,那样即使天空再广阔她也不敢翱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