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周最大的收获之一,是偶然看到了积极心理学家美裔华人安杰拉在TED上的演讲——坚毅(Grit)。她的一个主要观点是,一个人若要取得杰出的成就,拥有坚毅的品质比天赋更重要。在研究了很多成功者后,安杰拉提出了她的成就公式:天赋*努力=技能,技能*努力=成就。
6分钟点演讲激发了我对“坚毅”的兴趣,得知作者已经将她最新的研究成果出版成册后,我立刻购买了《坚毅》这本书,并用一周的时间读完。
确实是一本好书,相信不同的人都将从中获得自己独有的收获。特别欣赏本书的中文翻译安妮在“译者后记”中使用的一个比喻:
真正的优秀品质,比如坚毅,就和中药一样,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对于那些心理和行为很”松“的人来说,坚毅能够帮他们强化自控力,让他们学业或事业有成,至少不会出现行为失当、违规违法的情况;而对于那些心理和行为较“紧”的人来说,提升坚毅指数能够帮他们勇敢面对挫折、减少焦虑和抑郁的情况,使心里更加健康。
作为比较“紧”的典型代表,我想,如果能早些知道关于“坚毅”的知识,知道比起天赋,心怀希望、持续不断的努力更重要,知道不断挑战自己的勇气和契而不舍的精神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知道挫折和失败其实是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的一个契机......如果真的有如果,成长的道路上或许会少走很多弯路,现在的生活也许不是现在的样子。
可惜,没有如果,还好,还有未来。
不论是自我成长还是教育子女,我们仍有机会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坚毅的品质和成长型心态,给予他们支持和爱的同时提出更高的要求,帮助他们正确的面对挫折和失败,告诉他们比起天赋,刻意练习和不断尝试更加重要。
以上是我在读完这本书后最核心的一些收获。这篇文章不想写成读书笔记,而是想记录几个与此相关的几个小故事,希望我们能在故事中获得一些教训、经验与力量,将它们转化、吸收之后用来增加自己的“功力”。
02
故事一
朋友A大学就读于一所市属重点大学。大学三年,他每天从早上六点到晚上十点“三点一线”辗转在宿舍、读书馆和教室之间,保持了6个学期的专业第一,以万无一失的保送本校的研究生为目的。
期间,有老师劝他,你成绩这么好,可以试试考更好的学校,毕竟学校牌子很重要。他摇摇头,说自己易紧张,心态不好,考研担心发挥失常。同学劝他,你的绩点那么高,要是申请美国的高校肯定能申请一所排名靠前的好学校。他摇摇头,说不适应国外的学习生活节奏,在国内也挺好。
于是,在大学的最后一年,当其他同学都在图书馆为出国也好,为考研也好奋发图强时,他觉得自己终于等来了可以休息的机会,开心的玩了一年。
几年之后,他研究生毕业,求职期间屡屡碰壁,才发现在高校如云的帝都他曾引以为傲的“优秀”是那么不堪一击,很多机会在递交简历的那一刹那就被宣判了死刑。相比之下,反而是当初成绩不如他、因保研不成功去考了更好学校或出国留学的同学,获得了更多、更好的机会。
人生关键的节点就那么几个,如果能看得更清楚一些,认知上更深刻一些,行动上更勇敢一些,人生的路也许会很不同。
故事二
朋友B人生的”前半场“比较坎坷。先后经历了考研失败、工作被拒的悲惨经历,大学毕业后无奈之下应聘到一家民营企业工作。可惜遇人不淑,被企业领导多次刁难之后,一气之下裸辞南下。之后一年,在潮湿阴冷的某南方城市寻找机会,在此期间,打过地铺,睡过板床,经历过困难,也克服过磨难。
一年之后,辞职,重新回到帝都。在全国排名TOP3的大学附近租下一间不足二十平的小屋,重新开始复习考研,目标很明确,就是近在咫尺的这所大学。所有的生活费全部来自前两年省吃俭用的工资。
命运弄人。拼尽全力的准备了一年之后,考研那两天,忽然烧到39度以上,勉强进了考场坚持到考试结束。几个月后等到的结果却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落败。不甘心不认命,将破碎的心快速的休整之后,重新加入了考研的千万大军之中。然而,第二年结果仍然是,落败。当他第三次走上复习考研的道路时,爸爸、妈妈、叔叔分别来劝,没必要一条路走到黑呀,干嘛把自己逼这么狠?他摇摇头,眼神坚定,我还要再试一次。
最后一次终于一举夺魁。卧薪尝胆坚持了三年后,终于来到这座全国最有名的大学之一。之后,就是在这里,他收获了一位温柔体贴,同样优秀的爱人。毕业之后一家世界五百强的外企向他抛出了橄榄枝,他欣然前往。两年之后,他被提升为项目经理,朝着更高的目标努力。
除了名校的光环,我想,企业更欣赏的,应该是他百折不挠的坚毅,以及在向着目标坚持不懈地与各种挫折抗争过程中生出的铠甲。
03
站在此刻这个时间节点,回顾过往,不免为已发生的事情后悔,展望未来,也会为将要到来的的担忧。
和一位非常佩服的前辈聊起这些事情,她安静地听我说完,认真的看着我,缓缓说出了这些非常有禅意的话:
最近去青海,包车司机是回民。也在路上看到很多藏民。生活可以有这么多种类啊。我们城市的生活,放眼望去全是楼,透过楼想到的都是钱,所谓的心结,并不是自己真实的愿望和喜好,只是觉的那是挣钱或改变现状的路上,一个障碍。
我也不知该向何处去,只是觉得一味执着于成名拿钱的欲望,有点不对。
人生已过多半,我希望剩下的时间,平和而有意义。比起成功的同学,我更羡慕龙泉寺那些,拿得起,放得下,为自己的内心而活。
下面这个视频正是安杰拉博士在TED上关于“坚毅”的六分钟演讲,很值得一看,推荐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