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给孩子的奖励会降低孩子的表现水平,压榨创造力,导致不良行为,比如考试作弊。
固化心态的孩子会认为犯错误是因为能力差,只能认命,而成长心态的孩子会把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努力上。成长心态让他们获得控制感。这些孩子,而非仅仅关注成绩,他们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动机,不依赖别人对他们的称赞。培养孩子的成长心态是提高他们的控制感。
要赞扬孩子身上用于解决问题的努力和他们想到的点子,而不是表扬他们的成就。
激励孩子的最好方法就是给他们的控制感提供支持,给他们选择自由,比奖励和惩罚激发出更强的动力。老是给学生自主性,就能激发内在动机和接受挑战的意愿。
胜任力并不是真正把事做好的能力,而是一种我们认为自己能把事情处理好的感觉,一种对于自身能力的意识。
归属感指的是个人与他人之间有能让人感到关爱的纽带。比方孩子和老师有这种纽带时,会为了老师而努力学习。
自主性,胜任力,归属感就可以看成自我决定的三足的鼎。
当孩子成绩不好的时候,请多一点同情。我知道你对这个分数很不满意,我也知道你付出了努力,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很乐意跟你聊聊,这样就能在下次考试时帮上你。
类似的反馈有几个要点,首先就是体现了同情(满足归属需求),之后顺带告诉他还有能提高的空间与手段(满足胜任需求),并以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结尾,让孩子感觉自己能做主,而你的角色是顾问,非管理者。
大脑里的犒赏机制是由多巴胺激发的,它能激活大脑,使之活跃。当我们工作中感到无聊时,前额皮质中的多巴胺水平会很低,难以激励我们继续努力工作,孩子不积极主动完成家庭作业也是同理。
比方孩子写作业拖拉,如果奖励他吃冰激凌,他可能就做得很快。说明多巴胺和令人期待的结果很有成效,做功课的想法并没有让孩子在大脑中产生足够多巴胺让他开工,而对冰激凌的期待使他多巴胺水平飙升,能专注于一件无趣的事并短时间完成。
奖励会对内在动机产生反作用,应该鼓励他们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努力。
我们可以在大脑里建立新的神经通路,我们关注问题的角度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会导致大脑在发育过程中产生明显的差异。
当孩子专注于他们热爱且有一定挑战性的事物时,会进入一种心流状态。感觉时间很快,注意力也集中且没有压力。心流状态时,大脑中某些神经化学物质包括多巴胺在内的水平会激增,而这些神经化学物质就像大脑的强化剂,在心流状态下思路更敏捷,处理信息更迅速。
经常高压力下会使大脑发育不健康,而频繁触发心流状态,可以使大脑更具动机和专注力。
研究表明,当孩子沉浸在最喜欢的游戏中时,会高兴的忘记所有烦恼,而伴随这些感受而来的强烈内在动机,能够指导与强化他们去努力学习和追求成就,这种影响也无法以任何其他方式实现。我们可以看成一种交叉训练,比如想让孩子拥有跑马拉松的腿部肌肉和顽强意志,但是玩跳绳其实也是锻炼下肢的不错途径。
想引导孩子做,你觉得他该做的事情,最好的方法就是先给他空间去做他想做的事情。
孩子总是拖拉到最后一刻完成作业,妈妈认为他一开始不要先浪费时间。也许是因为男性和女性处理多巴胺的惯用方式不同。女性对学校生活更感兴趣,并能坚持在学业上用功,有更高的标准批判性地评估自己。他们也希望更能让父母和老师高兴,女孩通常也会更有同情心,她们倾向于更早的被多巴胺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保持很长时间,所以女孩有时提前完成作业,不像男孩需要靠压力来驱动 。女生更有可能在时间紧迫的最终期限压力下慌乱,杏仁核被激活,甚至无法有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