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心番薯》读后感:泥土·根·时代

一个人住在脚踏不到泥土的地方,父亲竟不能忍受。

扎根泥土的红心番薯

林清玄的散文-《红心番薯》,标题朴实无华,但细读下来,感受到的是满满的思乡情,恋国绪。

文中以父亲对番薯的深厚感情为主线,回忆了父亲与红心番薯的点滴。

父亲年少时为了躲避警报,藏于防空洞中只能以番薯充饥,那时的番薯,对父亲而言,是天大的幸福。

在日本人教学的小学堂里,由于吃多了番薯,教室里的屁声连绵不断。这也为日本人统治下的黑暗岁月增添了一丝轻快。

战乱年代,父亲在南洋丛林之中,时而想起番薯的香味以及像极了番薯形状的台湾地图,夜半惊醒,思乡落泪。

台湾地图

父亲的番薯的情结是他对故乡的乡思的真实缩影。

文中年少的我和几位外省的小孩子吵架时,他们一直骂着:"番薯呀!番薯呀!"而我们就回骂:"老芋呀!老芋呀!"

对于这两个名词疑惑的我回家询问了父亲。父亲指着一张老旧地图的台湾部分说:"台湾的样子是像极了红心的番薯,你们这是番薯的子弟呀!"而当无知的我指着北方的大陆说道:"那,这大陆的形状就是一个大的芋头了,所以外省人就是芋仔的子弟?"

父亲告诉我,我们也来自唐山,只不过来的比较早罢了。然后他用一枝红笔,连线了我们遥远的北方故乡和所居的台湾南部。

台湾版中国地图

原来番薯和芋头这两种极其相似的植物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判然有别!

原来东北会落雪的故乡,也遍生着红心的番薯!

父亲对红心番薯的深刻情结何尝不是他对遥远的北方故乡的浓厚乡愁的真实写照?

而父亲对于我住在城市高楼这一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接触不到泥土的所在;这种番薯都不能扎根土壤的容不下绿色植物的大厦的强烈不满,又何尝不是对我们这一代人忘却自己的根之所处的隐隐惶恐?

正如被埋在建筑工地的番薯,是有着逃难的身世,但由于它的脚在泥土上,苦难也无法掩埋它,比起种在盆中的番薯,它有着另外的命运和不同的幸福。

花盆里的红心番薯

汲取故乡土壤的养分,有着家乡做坚强后盾的人们是多么的强大!不畏外寇侵略,不畏颠沛流离,因为他们有着故乡的信念,民族的信仰!

然而,现在的我们远离了百年的战乱,住在看起来隐密而安全的大楼里,却有了失去泥土的悲哀……

文中的末尾,星空夜静,我几乎听到了一个有泥土的大时代,上一代人的狂歌与低吟都埋在那小小的花盆,只有静夜的敏感才能听见。

那是上一代人保家卫国而舍身忘死的高昂狂歌;上一代人为了躲避苦难而逃离故乡的无奈哀嚎;那是上一代人远离故乡却深深思念的悠悠鸣笛。

父亲听见了。

现在,我,也听见了。

你们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思红颜,青丝满含挂牵 朱砂点,昨夜东风拂面 烛火若隐若现 却无奈花舞翩翩 荡悠舟,伊人独倚小楼 人空瘦,怎样排解忧...
    藏海辰星阅读 1,261评论 0 1
  • 我写不出一句情话,因为没有在喜欢的人。 我吐不出一句脏话,因为没什么值得在意。 我读不出一句诗歌,因为我觉得它们酸...
    悠悠夏日长阅读 2,985评论 0 5
  • 昨天在去青岛途中的卧铺车厢里,发现一车的帅哥,搞的我春心荡漾,我对面的小伙也由于他与林更新相似的侧脸和主动帮我放行...
    碗上阅读 3,110评论 2 4
  • 我也会了
    甜稀饭阅读 89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