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过年是一种期盼,长大后过年却成了一种回忆,走着走着就发现年味变得淡了,也许不是年味淡了,而是曾经的那份快乐,已不属于我们这一代人。
童年的记忆里,年是从腊八节开始的,那时候只听大人嘴上溜着“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的俗语,长大后才明白自那一天起,厨房里的烟火味就更浓了,农村的盼年也就一天天开始了,杀猪炒肉,蒸馍炸油果,打扫庭院,缝缝洗洗。无论是厨房的氤氲中还是院落的洗衣盆旁,都是妈妈穿着围裙忙碌的身影。
农村那时候的年很简单,但又是每个人所期盼的,除夕夜全家人围在一起吃一顿热气腾腾的饺子,简单的做几道菜肴,吃的是团圆,吃的是亲情。大年初一早晨大人小孩都早早的起床,开门放响新年的第一串鞭炮,寓意着来年日子红红火火,小孩穿着新衣,兜里喘着一元,两元,最多不超过十元的压岁钱,坐在秋千上乐开了怀。
曾几何时,我们总觉得时间过得很慢,盼望着快点长大,岁月匆匆,曾经那个年少的我们已为人父母,不得不感慨时光夺走了岁月,只留下了珍贵的回忆。
小时候不明白妈妈在厨房里总忙碌着什么,长大后才懂得她在守护着一家人的幸福,厨房里的烟火气息,炊烟袅袅,那是家的味道,那里承载着家人的欢笑与希望,也沉淀着亲情与爱,厨房里的烟火,不仅有生活的痕迹,更有亲情的寄托。
玩耍归来的孩子闻着香味,大步流星冲进厨房门,一句“妈妈,你做的包子,油饼太香了”,这是对妈妈辛勤付出最好的回报,那一刻母子(女)之间的眼神交流映着淡淡的烟火,终究会成为每个孩子童年时光最珍贵的画面。
歌词里一句“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印在了每一个人的心底,我们踩着父母的足迹长成了他们的模样,我们的身上也印着他们的苦与乐。然而当我们长大成人后,却发现再也没有了曾经的年味,其实年味一直都在,淡的不是年味,而是我们童年的记忆,如今我们的角色变了,肩上挑起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开始传承那一份亲情。
看似年离我们渐行渐远,实则那是父母的背影,曾经那个等着我们跑进厨房的妈妈,已经走在岁月的路上,我们接过她们手中的接力棒,将厨房里的的温度与幸福传递下去,将那一份亲情传递下去。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年的味道,是家的味道,是团圆,是幸福,也是回忆!无论道路迫近还是遥远,家始终是用温暖和爱包围的避风港,愿每一年除夕的钟声敲响,我们都能一起品味团圆的味道,让那一刻的喜悦在心间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