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说你可能不知道,最近流行起一种话语体,叫彭言彭语。
什么意思呢?
简单说就是一个人每次说话都能让人信以为真,可每次你都会发现他其实就是在瞎说,于是以后他再说什么,你都觉得,行吧,随便听听就行。
发明它的人叫彭磊(他的双重身份被写在他的微博简介:我是新裤子的主唱彭磊,我是著名导演)。
在最近的《乐队的夏天》里,他一首《生活因你而火热》哭了很多人,可大家还没抹干眼泪呢,他却说灵感来源是在孩子出生后,加之乐队发展不顺利,感受到了强烈的中年危机:
“你会发现父母已经老了,孩子还小,还要照顾宠物。”
前面明明那么励志,最后一句却让人直想笑。
追了一季《乐队的夏天》,我发现中年危机确实每个人都无可回避,甚至于这些玩摇滚的、朋克范的搞音乐的人,都拿它没有办法。
可回过头来,你又会发现,无论是舞台上还是私底下,这群人还是活得率性又自由,有那么一股爱谁谁、活着就要使劲造的劲。
比如刺猬乐队的主唱赵子健,本职工作是一名程序员,为了录制《乐队的夏天》,他只能忍痛辞去了工作,因为请不来假。
还有经历不断解散再重组的面孔乐队,89年就成立了,早就从摇滚青年,变成了几个头发斑白的摇滚老炮,可他们站在那里,就还是可以穿着西服、束着长发、吼着清亮的嗓音散发属于中年人该死的魅力。
这个节目有很多年龄40往上的乐队,用彭磊的话来说就是:“一群摇滚青年十几年后坐在一起,才发现大家都成了中年人。”中年的确带给了他们无奈和艰辛,可你又会疑惑,很多年过去了,这一群中年人,为什么还是可以这样热血沸腾,为什么他们还是能拥有一种叫少年感的东西。
那这样看来,中年也并没有那么悲惨嘛。
2
我想重点说一说文章开头散发着奇特幽默感的中年人——彭磊。
Cindy第一次见到彭磊的时候,发现他拿着一个用了十几年的手机,他说给他的手机取了个名字叫 “莫妮卡”。工作人员问他为什么叫“莫妮卡”,他说因为一摸它就卡,出门就关机。
导演问他:“有了孩子什么感觉?”他抱着头说:“小孩生下来就一直哭,然后捂着脑袋说我的妈呀,这什么东西! ”表情特无助。
他有一套像房屋中介的西装,他解释说是因为有套房子的中介费太贵了,他就真的买了一套西装去链家应聘了,想省下这笔钱。(后来听说这个办法失败了)
节目里马东问他参加比赛什么感受,他说:“如果今天回去,其实也挺开心的,因为我不用来了,听几位说话,每次说一会儿我就困了。”
他还很爱微信拉黑。李诞说他有一次想加彭磊微信,然后就被他拉黑了。
所以他的口号常常就是:“发北京草莓采摘节的全拉黑!”“过61儿童节的全拉黑!”“发世界杯的全拉黑!”······有人开玩笑说,因为彭磊太爱拉黑了,所以他的朋友圈“有如墓地一般死寂”。
舞台上他蹦得老高,舞台下一讲话就迁走,一个无比真实、幼稚、可可爱爱的中年人。
3
这个时代的确有点奇怪,当所有90后都忙着声称自己步入中年之际,那些真实的70、80后却依然活力四射地蹦跶着。
比如从小到大都一帆风顺的高晓松,小时候是学霸,在学业上从来没让家里人操过心。上北京最好的学校,考入北京四中最牛的班,被保送浙大,考上清华。上大学后组了乐队,开了广告公司,赚得盆满钵满。《校园名谣I》合辑推出,火得一塌糊涂。
年轻时代的高晓松,像一团在夜空中爆炸的烟火,想到什么做什么,日子怎么过都光华绚烂。
可来到中年,他仍然是闹腾的。
他参加很多高收视节目:《奇葩说》、《奇葩大会》、《晓说》、《晓松奇谈》、《乐队的夏天》等等,他开书馆,做公益。他还爱上了磨皮美颜的自拍,每次微博上都会有一群人调侃他,可他乐此不疲。
从年轻走到即将50岁,他身上没有生活的疲惫感,也似乎永远不受年龄的限制,生活始终热闹、好玩。
服过刑、离过婚、未与父亲和解,但依旧挥着折扇讲历史、讲见闻、讲当下,讲温暖的人情、浪漫的诗意,谈笑风生、四处游玩、广结朋友、对生活充满热爱,永远保持着高度的热忱和疯狂。
我身边也有不少中年女性,对比起高晓松,也是不输的。
比如有一个前同事,中年才生孩子,生了孩子的日子当然是各种束缚的,但她就是还能每天出现都充满了能量。
她和老公都很喜欢五月天,生了孩子还是坚持每次五月天巡演都从不缺席。她还喜欢跳舞,每天下班后忙完所有事都坚持跳1小时。
即使四十岁了,有了工作、家庭的一地鸡毛,但她的内心依然住着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好奇,愿意尝试新事物的小女生。
《我们是真正的朋友》里的大小S、范晓萱、阿雅,不也是一样吗,她们没有年龄的包袱,还是像20岁的“死小孩”一样,肆无忌惮地玩耍,动不动就相互恶作剧,年过四十,依然开心就大笑,走心就崩溃。
他们一个个高扬着头告诉你:“我们中年人就是这样,一样可以玩世不恭、慵懒自在。”
快乐的中年人是可以打败时间的。
4
最近我似乎是一下子不再害怕中年的到来了。
一个是因为最近在听高晓松的《晓年鉴》,在1998年那一期,他说再也不愿意回到年轻的时候了,好不容易才从年轻时候的慌张和不安走过来,现在是最好的时候。
认真想起来,的确是啊,中年简直是最好的年纪了!
人到中年,再也不像20岁时候那么幼稚,大部分人都积累了很多的阅历、技能,有能力照顾老小,不会像20几岁的时候照顾自己都吃力。
年轻时候总想在外界找安全感,中年时却能在内心找到安宁。遇到事情也不慌了,知道怎么做事情会更高效,建立了自己的家,学会接纳了家人和自己的不完美。
皱纹还不是很多,抛弃了所有年轻时候的不自信,看自己越来越顺眼了,开始健康饮食和作息,开始懂得好好爱护自己。
而对外呢?
黄磊在《向往的生活》里说:“中年的世界变得越来越简单了。”
中年人经历过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都在内在形成了坚固的自我。这个世界在他们的眼中已经非常清晰,因此也就知道万千世界,自己所在的位置。
他们不再像年轻时每天叩问自己:
“毕业好几年了,还是活不明白真没出息吧?”“什么时候才能实现财务自由?”“要不要辞职?”“应不应该现在去冻卵?”“不生二胎的话,会后悔吗?”“有好多事想做,但要不要等过几年?”
很多人口中的中年人很凄惨,说他们没有借口去依靠他人,上有老下有小,已经失去了青春,被现实摧残云云。
但还有更大一群中年人,他们没有被现实打败,他们舍去了那些多余的、不重要的东西,不讨好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守护好自己的生活,不再追求天边的月亮,而是拥抱身边的踏实。
他们笃定但又有所收敛地,在中年的世界里依旧鲜活、简单、真实、充满希望。
正如彭磊所说:“我的目标和理想太多了,也就是我的欲望太多了。但我现在已经可以做到,只要躺在床上的时候随便想想它们就行了。平平淡淡地过日子才是硬道理。”
他们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也做自己该做的事,不再左顾右盼 。
有人说,生活就是一个缓慢受锤的过程,好在所有的热爱和坚持都很动人。所以年轻的人们,该读书就读书,该谈恋爱就谈恋爱,该辞职就辞职,该创业去创业,用心做事,顺应内心,然后静待生活的降临吧。
“无论人生上到哪一层台阶,阶下有人在仰望你,阶上亦有人在俯视你,你抬头自卑,低头自得,唯有平视,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
愿每一个已至中年或尚且年轻的你,都能保留一颗少年心,心怀赤诚、纯真柔软,任性潇洒地抵达中年。
今 / 日 / 互 / 撩
分享一件你最近焦虑的事
图片大部分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字由极物原创,转载请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