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不要把喝剩下的酸奶杯乱丢……”妻大声数落着不听话的儿子,仿佛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可当这位生气的母亲从房间里走出来时,手里却捧着满满当当一捧酸奶杯。
“你不是数落儿子吗,还不让他自己收拾?”我嗔怪她多事儿。她却眉开眼笑地说自己总要出来就顺手捎上了,而且一脸的开心,好像刚才雷霆震怒的人是隔壁孙二娘似的。
看着她乐颠颠的样子,我想到《啥是佩奇?》里那位爷爷。为了找到孙子喜欢的佩奇,他真是拼了。村里喇叭上喊,到处打听。费了不少功夫,他还真找到佩奇了——一把自制的佩奇鼓风机。
晚上看新闻,一位60多岁的大爷愣是挑着自己种的60多斤橘子去看儿子,用他的话说是因为城里吃不上这么新鲜的橘子。
城里真的吃不上这样的橘子吗?是的。因为这两筐橘子挑的不是水果,是一个农村老父亲的特殊表达。
我们平时上班谁会早上一起床就对老婆说“我爱你”?儿子对父母说得的最高频的三个字是“好烦呐”。
曾经有个视频,录制的是孩子对父母说声“我爱你”。当听到孩子这么说的时候,父母立马回敬——你是不是犯病了?有的父亲匆忙挂断电话,嘴里却叨叨“这孩子又怎么啦”。有一位母亲听到“我爱你”这三个字的时候,一下子绷不住了,就像听到好听的笑话一样“噗”地喷出一串朗声大笑。
做这个节目的人真的很无聊,因为他不懂中国人。中国人表达爱的方式要独特的多,有趣的多,那佩奇爷爷不就是生动的例子吗?
晚上看电视,有位交警天天早到半个小时,就为了那15秒钟护小鸡似的看护,而这些小鸡就是小学生。看着他寒来暑往呵护孩子过马路,有时候还抱着他们度过这短暂的15秒钟。看着看着,我被温馨湿了眼眶。也许很多人也都会感动。而为什么今年冬天格外不冷呢?因为佩奇。而全社会都有一种浓浓的护幼情怀。这大概也是中国独有的魅力吧。
邻居一位同事,他女儿从一岁开始就自己吃饭。看着和人家一般大的儿子还要妻追着才能把一碗饭吃下去,我心里就特别羡慕。可轮到自己了,我就会犯和妻一样的毛病——喜欢包揽。
有人担心,泡在糖水里的孩子长不大,有人曾经失望地认为90后是垮掉的一代,可如今90后正在接过社会发展的接力棒,成为国家发展的主动力。他们差吗?
我们不像外国人,常常把“我爱你”挂在嘴上,但是父母看你上车远去的眼神往往能让人掉下泪来。老父亲拖着不太灵活的双腿,一遍遍把做好的特产塞到你车上,尽管车快憋爆了,但你却不忍心阻止。
我们不善说,只好在善做方面下功夫,因而就会出现中国式接送,中国式父母,中国式佩奇爷爷,这一切,只因为要把最特别的爱给最特别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