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屈原《渔父》
《沧浪之水》,我是在去年从微信读书里读的这本书,小说也不算太长,我夜以继日地把它读完,那颗压抑的心才得以释放。
我不知道作者是怎么样写出的这么一本书,可以把一个人的经历写的这么深刻。书的后面,有许多评论,都说是仿佛是自己曾经的经历。写的真是入骨三分,我想每个在职场混的人都对此毫不陌生,不想计较那些说不出口的闲气,你就只能忍着,如果不忍,计较起来,你就不是成了和小人一样的小人了吗?
小说的前半部分,可以说写的很真实,是每个初入职场的人的切肤之痛。后半部分,主要是写池大为彻底黑化以后,如何平步官场,写的有点太顺当了,太理想化了。不是哪个人想转变就能转变的了,机会也不是想要就能来的。
我想说的是,现实生活,远比小时中残酷的多,池大为是幸运的,那几次关键的机会,都来到他的面前。而那些没有这种机会的人,比如丁小槐,把脑袋削尖了,才爬到了处长的位子上,还有那些做尽了猪人狗人做的事,很多还在原地踏步的人。
这就是生活,我们每个人都离不了生活,只能适者生存。如果不能适应,就只能像屈原一样,沧浪之水,只可以濯吾缨的人,在沧浪之水浑浊的时候,只能投江自杀。
池大为的性格是有渊源的,首先来自于他的父亲——一个敢于说真话的人,一个不屑违背内心的人!父亲池永昶为了一句不违背内心的话,搭上了几代人的牺牲。就连那个求他说一句公道话的朱道夫最后也把他当做了留城的踏脚石,背叛了他。
当他站在世界的对立面,家人的牺牲与埋怨,父亲池永昶心里也是痛苦的,“是他错了?还是这个世界错了?”他经常在煤油灯下,吸着喇叭筒,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一本《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是父亲思想坚持的倚仗,翻看图册的时候,他才觉的自己是对的,自己是伟大的,自己做到了“克己复礼,万世师表”,与屈原、李白、陶渊明等人一样高洁,一样崇高。
可是他还是与那些图册里的名人不一样,他还有儿子,他还要生活。他还是错了,因为他的一时意气,连累了父母妻儿。自己苦了无所谓,可是连累家人受苦,他有愧啊!就在儿子因为成分原因不能上高中,不能考大学的时候,而偷偷流泪的时候,我想他的心里更加的难过,更加痛苦。于是,在接到儿子的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悲喜交加,撒手西去了。理所应当的去活在儿子的心目中,像图册里的人一样!
父亲池永昶的思想坚守就像烙印一样,深深的刻在了池大为的骨子里。但这种坚守也是我们所有人的理想家园。每个人从小的教育就是做一个高尚的人,那些活在图册里的人,被万世传颂,被万世景仰,也是每个人做人的标榜。
每个人都是矛盾的,就像池大为自己,还有马厅长、还有让池大为不齿,视为小人的丁小槐,也有我们这些读者。不要说池大为自己瞧不起丁小槐,其实马厅长也看不惯丁小槐的下作,就连丁小槐自己也在内心里瞧不起自己。在酒后对池大为吐露心声,“我还是个人吗?可是不这样,我还能怎样?家里人都指望着呢!”
再说马厅长,也不是个坏人,马厅长当时留池大为在厅里,也是有爱惜人才的意思,说的就是要做培养对象,这让刘主任很重视,也让丁小槐非常的嫉妒。马厅长也比较欣赏池大为这个骨子里正直、高贵的人,在池大为刚入职场的时候,有意无意的帮他减除了好几次的困境。对此,池大为也是很感激的。
马厅长说“让人家说话,天不会塌下来。”,这也是池大为当厅长以后说的。说明每个人的观点意识、出发点都是好的,只是在这个位子上坐着坐着就变了样子。
还有晏老师。池大为的起步官场的导师,满腹才华,一生潦倒,在官场毫无建树。我想,他也是池大为的同类人,因为自己的遭遇,他对池大心心相惜,他把自己的人生经验悉数传递,是池大为人生改变和官场扶摇直上最关键的人物。
就所有人来说,骨子里的高贵,是人们可望而不可即的,那种高贵,是对所有,把视野局限于以自我为中心以私利为半径的那个小小圆圈之中的庸人的不屑。那种心灵上的优越,被池大为定义为猪人的那些人嫉妒。如宿舍里的汪贵发,如后来的丁小槐。
人,崇高的只能是理想,生活还要继续下去。只要有生活,就有了各种的欲望。要是抛弃了生活,抛弃了欲望,要不就上了图册,要不就成了动物。
平心而论,就算黑化后的池大为也算的上是好人,在现实生活中多的是那些,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没有底线的小人。
池大为也算得上是一个好官,还有想为人民干点事的情怀,还有一个让大家发声的胸怀。虽然他的改革不能顺利进行,但是,这就是希望,从马厅长口头上的“让人家说话,天不会塌下来。”到池大为着力实施改革。这就是进步,这就是历史前进的希望。
沧浪之水有时清有时浊,如果不顺势而为,硬要去洗头,有可能就会灰头土脸,硬要去洗脚,就会污染水源,把清水变成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