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今天由我作为轮值小组长和大家一起学习第五课《原生家庭对人格和亲密关系的影响》。前几课我们通过学习认识到“差异造成误解,误解产生冲突”。黄博士通过美国心理治疗机构门宁格基金会的研究表明冲突只有10%跟事实有关,而90%是与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和成长经历有关。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人格与亲密关系的影响是深远且不容易被觉察的,亲密关系乃至人际关系中的很多死结都与一个人的原生家庭有关系。所以,当我们越了解自己的原生家庭,探索到在原生家庭中未处理的情绪经验和心理需求,越会对建立亲密关系有很大帮助。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些讨论和练习再次走进自己的原生家庭。
首先,请大家到三人小组用5分钟做第一个练习,这个练习不需要在大组分享(提前一分钟在微信大组群内进行提醒)。三人小组破冰练习:分享童年一个难忘的回忆(每人90秒)。
最近我在和老公一起学习时,黄博士在视频里面经常举一些夫妻双方差异的例子,跟我们家就特别像!其中有个小故事也发生在我们家:妻子挤牙膏是从底端整齐的挤,而先生是从中间拦腰一掐,妻子就很受不了说:“挤牙膏本来就要从底下挤!”先生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你的本来和我的本来,本来就不一样!”。“本来”就是跟原生家庭有关。我们从小在原生家庭里耳濡目染,不知不觉就把人际互动内化在我们心里。我们在第二课探索了自己爱的语言,第三课了解了自己的冲突模式,那么原生家庭又是怎样影响我们爱的语言和冲突模式呢?下面,请大家翻到《学员手册》第48-49页,这里有三个表格,请大家回到三人小组探索原生家庭爱的语言、冲突模式和四大杀手,共9分钟,请讨论完回到大组进行分享。
三人小组讨论练习:探索原生家庭爱的语言、冲突模式和四大杀手
1.爱的语言:珍惜的相处、精心的礼物、服务的行动、身体的接触、肯定的语言
2.冲突模式:指控性(攻击)、讨好型(屈就、顺服)、电脑型(冻结、冷战)、小丑型(逃逸、避重就轻)、真诚型(寻求双赢)
3.四大杀手:否定/抨击/轻蔑、战火升级/防卫、负面诠释、退缩/筑墙
我的小组分享:原生家庭我爸爸妈妈主要的爱的语言都是服务的行动,次要是珍惜的相处。小时候爸爸妈妈是工厂双职工,家里三个孩子,每天感觉他们非常忙,爸爸妈妈很默契,一个做饭一个看娃,一个加班另一个在家当爹当妈,等我和姐姐大一些经常帮父母分担家务,洗碗、扫地、备菜,能感觉到爸爸妈妈很欣慰,但很少夸我们。我从小就学霸,每次考第一也得不到爸爸的夸奖。我在大院里虽然是爸爸妈妈同事家嘴里的那个“别人家的孩子”,但我们家却还住着一个“别人家的孩子”……所以我主要的爱的语言是服务的行动和肯定的语言。
我爸爸妈妈的冲突模式是电脑型,出现冲突就不沟通,两个人生闷气,时间长了两人不得不沟通,但结仍在那里,日积月累每年在过年时会爆发一次大冲突,过完年俩人就恩爱如初。所以我从小就不是很喜欢过年,也不热衷过年时回老家。我的冲突模式也是电脑型,不开心了就跟老公冷战,有时都冷了两天我老公都没发现我已经在生气了,再跟我沟通,最后处理冲突。
我爸爸妈妈常被单位评为“模范家庭”,所以原生家庭的四大杀手是否定,有时候感觉爸爸对妈妈说话带着轻蔑的表情,因为一些小事误会妈妈甚至否定妈妈的所有付出,妈妈就会很委屈,而我作为旁观者就会很生气,为妈妈抱不平。我觉得在我的亲密关系中四大杀手是负性诠释,负面解读老公的一些做法或说辞,甚至联想到他未来会与老爸一样会因为一些小事否定我的一切。
请每个组用1分钟进行总结发言。。。。。。。
谢谢各组的分享,我想大家通过思考、讨论和分享已经初步了解到原生家庭影响着我们表达爱、感受爱以及处理冲突的方式,我们不只是延续或模仿我们的原生家庭,也会反其道而行。黄博士讲过一个人了解了自己原生家庭的文化,在进入亲密关系后会比较容易与配偶相处。《学员手册》第50页中还有对原生家庭的深入探索,就是原生家庭关系图。黄博士对欧森博士的这个图做了整合,横轴(也就是从左到右过度疏离-过度亲密的亲密轴)他叫恩典轴,纵轴(也就是从上到下过度放纵-过度掌控的弹性轴)他叫真理轴,他认为只有真理与恩典的平衡才是健康的。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探索在原生家庭中未被满足的深层需求,为因此而产生的敏感情绪或潜意识点亮一盏灯,使自己有办法从潜意识做主的死结中跳出来,进入到意识做主的健康、理性的状态。
原生家庭可能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带来一些伤害,但也会带给我们很多爱和祝福。最后一个练习就是给原生家庭存款。在此之前我先做个示范:在学习过程中有多次存款练习,我都没有给我的妈妈存过款,因为我们几乎天天都在联系,亲密无间,她就像我的知心大姐,我一直觉得不需要给她存款她也能感受到我对她的爱和依赖。但这次对原生家庭存款,我想用言语来标明我对她深深的爱和肯定。
下面我开始我对妈妈的存款示范:
最最亲爱的妈妈,你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你在我心目中近乎完美,书上很多正面特质的词汇都可以用在你身上。今天我将用三个“善”字开头的词语标明你的特质。首先,你是个善良宽容的人,很多认识你的人都说你不仅有菩萨面,更有菩萨心,小时候住在单位大院里,总少不了“东家长,西家短”的闲言碎语,你很少去对别人品头论足,年年得先进,你对人很真诚,常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总能看到对方的闪光点;你是一个善解人意的人,你不仅是我的知心大姐,还是你闺蜜、姐妹的知音,甚至后来你在北京帮我带老大时,结识了一群一起带娃的姥姥或奶奶,她们也喜欢跟你聊天做朋友,跟你唠唠家长里短,诉完苦都会舒舒心心回家去。小区的宝妈也总跟我说羡慕我有位好妈妈;你是一个善于烹饪的人,但凡认识咱们家的人都知道你做饭好吃,小时候我常常觉得你好像是个魔法师,眨眼间就能满屋飘香,一桌子美味佳肴,那时候因为爸爸工作的关系,他跟领导同事总开会,开会方式就是边吃边聊,每次聚会都是在咱们家,因为你做饭花样多,速度快,关键还好吃。后来你在北京帮我带孩子时请同事吃过几次河南小吃,他们至今还念叨你做的羊肉烩面和胡辣汤呢。我想感谢你的事太多太多了,谢谢你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谢谢对我倔强脾气的包容,谢谢你对我们这个小家不计回报不辞辛劳的付出,谢谢你在我每次需要你的时候你都在,谢谢你成为我的妈妈!
下面请大家回到三人小组进行存款练习,共10分钟,之后请回到大组分享存款后的感受。三人小组讨论练习:对原生家庭中父亲、母亲或主要抚养人存款
最后请两位姐妹分享一下对原生家庭存款后的感受。通过存款练习,既是对对方的感恩,也是对自己的祝福。
今天这节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参与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