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建赋能社会工作行稳致远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社会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幸福安康,做好社会工作是全党共同责任。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作为党员干部,应把党领导一切牢记于心,自十八大以来,党建引领社会工作不断创新,取得重要成就,开创了“中国之治”的新局面,到二十大成立中央社会工作部,进一步为社会工作治理增效赋能。

以走好群众路线为核心,聚焦民心所向凝共识,激活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潜力。党始终走的是群众路线,古人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要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社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更好回应群众关切。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而社会工作涵盖民生的多个领域。开展兜底性民生建设,确保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有效保障;推进普惠性民生建设,确保全体社会成员可以享受到基本的诸如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生活保障;推动基础性民生建设,确保满足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社会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一直被重新定义着,但内核始终是协调资源,解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党建引领下的社会工作听民心,解民意,察民情,同样群众的高满足度也为社会工作提质增效打下坚实的政治基础。

以协同基层治理为关键,聚焦基层减负优服务,汇集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社会工作的本质是基层治理,基层治理想要走对路,走好路,必须依靠党依靠人民,准确了解广大群众的实际需求,并以此为着力点精准改善相应工作。优化社会工作需要从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职能权责出发,精准施策,多点发力,纠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在减负、赋能、聚力中积蓄实干力量,着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难题。中国基层范围广泛,治理态势综合复杂,社会工作也需要因地制宜,依据具体情况进行协同配合。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推出“3533”党群代表议事来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是推进和落实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措施,更是在河南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基础上的一个重要创新。该制度集中了群众智慧、汇聚群众力量,有效解决了基层干部不会干、不能干的难题,切实强化了基层组织、夯实了基础工作、提升了基本能力。

以提升队伍素质为基础,聚焦工作创新提效能,唤醒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活力。社会工作从业者是党在基层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和桥梁,是服务基层治理的骨干力量,其素质水平高低直接影响了社会工作的质效,直接关系着党的事业发展、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基层基石稳不稳。因此,加快构建高素质人才队伍势在必行。人才是发展的核心资源,更是推动创新的第一动力。在社会工作日新月异的今天,优质的人才资源能与岗位更好地适应,相互促进发展,社会工作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只有厚植人才沃土,才可以更好地聚焦工作创新,增值提效。加强人才队伍的素质提升,进一步推动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古往今来必成于实。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社会工作必须跟紧经济发展的步伐,不断完善政策制度,健全体制机制,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社会工作会在党建引领下踔厉奋发,勇担新使命,展现新作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