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刚刚来到这个世界时,是没有办法依靠自己的力量活下去的,他们依赖于重要抚养人的照顾。当自己的需求被及时给予,这样的孩子心中才会有安心感,才能形成稳定的依恋关系。
反之,有需求时不被给予,或者明明没有需求却要被迫给予,这样的孩子心中将会产生违和感与不安,无法培养出发自内心的信赖。所以,有时父母亲拼命想要照顾好孩子,但是孩子却强烈地感觉到无尽的痛苦与违和感,依恋关系也变得不稳定。
如果是动物的话,只需要给予应答性的反馈就足够了。但是,我们是情感高度发达的人类,所以有更高层面的情感需求。
那就是比“单纯应答性的反馈”更高级的“共鸣式的反馈”。不单单是给予反馈,还要能够体谅孩子的心情。当孩子感到悲伤时,必须要给予温柔的安抚;当孩子感到懊悔时,则要充分理解其心情,告诉他“你一定在为此感到懊悔吧?我能够理解你”。
对于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孩子,则要准确地体谅其心情,在语言上给予安慰和鼓励,这样才能让孩子感觉自己的心情得到了理解,才会产生安心感。
不过,还是有很多家长无法准确地理解孩子的心情。虽然说完全不给予反馈是最糟糕的情况,但如果因为误解而给予了错误的反馈,也会使孩子产生一种不满足感和违和感。像这样,孩子一直在情感上有违和感,在错位的沟通中成长的案例也并不少见。
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自己的心情从未得到过别人的理解,所以自己对此也不抱以期待。对于这一类人来说,与他人交往就是一件伴随着无尽的违和感与误解的事情,因此也就不可能感觉到愉快。而对于不愉快的事情,自然会想要去回避它。
从未有过“自己的心情得到他人理解”这样的愉快经历,这也是感觉与人交往“很麻烦”的原因之一。究其根源,可以回溯到没有从像父母亲这样重要的养育者那里,获得过被理解、被接受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