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寺桃花半含苞,篱畔柳丝垂碧绦!!
春分已过,昼夜平分。一切都在轻柔的春风里清醒了。从第一朵张开喇叭的迎春花开始,属于春天的花事便开始了。
一直听说秦岭土门峪有万亩桃林,总想看看这“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桃花有巫性,每一朵盛开的桃花都是一张笑脸,所以就有桃花笑春风之说。相传夸父追日时口渴而死,死前他扔掉了自己的两根拐杖,拐杖就化成了万亩桃林。
车行在高速公路上,眼睛爬在车窗上,一路两行的红叶李将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公路打扮的花团锦簇,淡粉色的花朵密密匝匝的盛开着,空气中都充斥着甜甜的花香,高层是淡粉的红叶李,低层是灌木丛的靓黄色的连翘花,路边的土地里不时有成片的白玉兰,紫玉兰,一时间好像给眼睛开了一场鲜花的盛宴。
在土门峪村口开始徒步进入峪口,山依然是俊俏挺拔。水泥路长长的直通山里。桃林就在路边依山傍水的土地里,山里的土地不是我们关中平原的土地那样平整,都是依山开垦的土地,呈六七十度的斜坡,桃树都像一颗颗的张开的心,枝条向四方平伸着生长,我想是为了每一棵果子都能享受到阳光的缘故吧。早春乍暖还寒时候,气温起伏不定,山里更是阴冷,桃花都紧闭着花苞,仿佛听到看花人的脚步声,枝头羞红了花苞,红红的花苞羞涩的倾听着阳光的絮语,商量着怒放的日期。一处阳面的山坡上,发现一朵半开的桃花,它看姐们儿都在养精蓄锐,它也犹抱琵琶半遮面。一直在努力的想象着十里桃花,绯红如霞,想象着诗经里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宜室宜家的景象。可也只能想象了,桃未成锦,但春天却真的漫上了秦岭。桃林边上的山坡上不时有怒放的杏花,李花,阳光下洁白如雪。
随着脚步,二龙塔到了眼前。仔细看着塔前的标志牌。二龙塔有关专家认为二龙塔建于唐太宗贞观六年(公元632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八十多年,传说曾有二恶龙缠斗于此,搅得土门峪、蛟峪山周围鸡犬不宁,后造此塔以镇之。塔就矗立在山头上,能俯瞰整个太乙宫,镇守着土门峪和蛟峪,太乙。纳闷着这么雄伟的塔为何是半截塔,上半截去哪里了?留在我们眼前的怎么只有这半截塔。
继续行程,攀山而上,枯黄的衰草依然占据着山坡,但崖边的山桃却开的热烈,不时能看到石峰里的松树,扎根破岩的松树让整个山头翠绿不少。峰回路转,水泥路的尽头就是天池寺,寺庙规模宏大,红墙黄瓦,相传在古时的长安,天池寺香火很盛,庙里至今还保留着当时的万人大锅和硕大无比的风箱,想象着当年万人朝拜的盛况。寺庙院子里的一颗古柳见证着世事的沧桑!
从天池寺开始下坡进入蛟峪,坡面南,属于阳坡,相对峪北坡的土门峪,这面山上的春色浓郁了,漫山的藤条上新出的泛着红色的嫩叶柔美的就像刚出生的孩子,萌的都能把心融化,脚下走的是扁担梁,我想这就应该是二郎担山赶日用的”扁担“吧,因为扁担梁在往前走就是二郎山了。山直直的矗立在蛟峪里,悬崖峭壁上难以想象是怎么开出的这口二郎洞,洞里供奉着二郎仙君。天梯呈90度,没敢上去,在山下看着腿都发抖。山坡上,一树一树的碧桃花开的漫山遍野都灵动无比,相传碧桃只开在神仙居住的地方,它有悟性,看来这满山坡的山桃花都是守护这二郎山!
路边的山坡上一大片一大片的开满了蓝色小花的花草怒放着,就像满天蓝色的星星,这种花平时也见,但像这么多,这么茂盛的很少,刚走过满天星,又有一大片紫色的像袖珍风铃样的花儿吸引了眼睛。淡淡的紫色说不尽的柔和,风过,仿佛能听到小小的风铃清脆的声音。告别小花,一条长路在两排绿柳的簇拥里就来到了眼前,柔柳依依,静静走在这窈窕的绿丝绦里,三千红尘真的可以抛在身外了。一湖碧水静静的泛着涟漪,碧水里倒影着垂柳依依,岸边上碧桃怒放着,小路上野花盛开着…农舍边的李华洁白着,春草青青的萌生着,桃花虽未锦,但漫山都是灵动春色。
其实,春色先在心里,才在眼里!心里有春,满眼都春光无限!
秦岭何须怨桃花,春风已度土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