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了新领导,找我谈话,讲了几点问题,其中之一,是不要记日记。
这么讲话的,他并非第一个,早在西北集训的时候,就有人这么告诫过我,理由么,无非是不利于保密,不利于团结,不利于思想稳定,也不利于个人“进步”。保密么,很好理解,与我们工作有关,团结就不知从何说起了,至于“思想稳定”和“个人进步”,就更是不知所云了。
来到这个单位,我其实已经很小心,早已把日记给记成周记甚至“月季”,偶尔写点什么,也都是挑拣宿舍没人的时候,拉上床帘,自己偷偷来写,写完,再把日记本装在枕套里,压在枕头下。所以,我很好奇,他是怎么知道的?
与以往的领导不同,他是专业技术出身的,对我们很理解。他很认真地给我分析了这几个问题,基本上让我信服,就是这并非一个好习惯,也的确一直在影响我心境的平静。
他给我下了最后通牒,要我把过去的日记处理掉,今后不准再记。工作的事情,记入机房日志,学习的事情,记入专业笔记。其他,记在脑子里,烂在心里,遗忘在风里,就是不准落在纸面上,不准再给他看到,否则会给我扔到海里去。
他很严厉,是那种说得出做得到的人。虽然我们的秩阶与他已经很接近,但他的资历无疑要比我们深很多。当然,这些东西,都不是个人努力与否的证明,而是大时代造成的,就像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一样。
多年的习惯,要一朝完全戒除,难度是有的,但并非做不到;多年的记录,要扔掉或者毁掉,却很难很难下定决心去做,曾经,我看它们,可是比生命还要重要,所以,才会一直随身带着。送回家去?不现实的,会给爸妈看到,会让他们长久地为我担心或伤心的!
只能先找个地方藏起来,深深地藏起来,今后再说。
18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教师专业发展的“浪漫→精确→综合”的有机过程 ——教师专业阅读预习题作业 大部分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从师范时期的理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