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星期判阅孩子们的日记,那真是让人抓耳挠腮哭笑不得。
我班一学生写牙痛到受不了,父母将其带至医院,医生严肃告知太严重,于是父母便带其回家了,喝了点水竟奇迹般不疼了……对自己每天演绎着的五彩生活无动于衷,却执着于靠编来应对写作的孩子尚不在少数。
究其原因,一方面反映了现在很多孩子,特别是初三学生的生活太单调与沉闷,每天除了按部就班上课、做作业、补课外,基本沒有什么惊喜与创造。长此以往,孩子们也便在这一成不变的生活中神经麻木,不喜不悲,整天被安排被学习,丢失了生活的热情与主动。怪不得上次搞小组朗诵,很多孩子竟如此激动与紧张;怪不得山西有学校将语文教改措施定为大张旗鼓轰轰烈烈搞实践活动;怪不得北京十一中校长李希贵在得知高中一女生因第一次演讲而唯唯诺诺时,便写文呼吁《老师,给学生创造更多的第一次》……
很多语文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开展一次语文活动远比上几堂语文课要有效的多,因为语文终究是要引导学生带着真切而丰富的生活体验来与文本对话的,终究要将鲜活的生活引进写作,语文与生活生命息息相关,于是有了“青春语文”“人生语文”“生命语文”“游戏语文”语文界各种各样的探索。正如尹东老师所说,语文是流向生活的河,语文是写给生活的情诗。
当然,靠编应对写作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还是学生缺乏对生活的感受力。对于一个情感丰富情思细腻的孩子,再枯燥单一的生活也能有自己细微的观察,因为生活从未停止,悲喜苦愁会源源不断从生活的演绎到达感悟的内心。因此我们缺的是观察的眼睛和一颗善感的心。
不妨充分打开你的五官,你会发现那位喜欢吸烟的男老师总爱将烟嘴咬得扁扁的,在你跑步疲累瘫坐在地上时,你会看见过来搀扶你的那位初一学妹校服衣领上的鹅黄是如此亲切与耀眼;当踩着成堆的枯黄落叶走过,你会听到“咔嚓咔嚓"似乎吃薯片的声音,顺便幽默地感叹上一句“嗯,薯片味道不错”;当在“……同学们,再见”女神一般动听的放学提示音结束后,你背着书包走出校园,一股香气携着浓浓的甜味扑面而来,那是“开口乐蛋糕”店招揽顾客的无声广告;拼尽全力结束了800米测试后,只觉得“喉咙里火辣辣的像卡了一粒薄荷糖,却有股血腥味”……
当把五官充分打开,我们才不至于仅束缚在视觉的局限内,生活是全方位而立体的,让五官都活跃起来,才不至于辜负每天看似重复实质细节不同的生活。
除此之外,合理的想象在写作中也是必不可少的,甚至可以说写作就是想象的游戏。在真实而细致的观察的同时,再加以独具个性的想象,不仅大大丰富了文章内容,而且能让文章翻出新的境界,顿时空灵起来,这就是所谓的虚实结合吧。
当大多数人单调而刻板地热衷于用“柳叶”来形容眉毛时,一位学生竟说自己老师的眉毛像是忘记长出来一样;当别人味同嚼蜡般地用“小船”“镰刀”来形容弯月时,曾经271班王玉岚同学却用“被人随手一扔的香蕉皮”赋予月亮沮丧的情绪;去年327班的周昊同学竟活学活用《诗人领袖》中的句子“宽阔的手掌却有热血流淌"来描述不小心划破手的场景……想象是思维的翅膀,它将带着你的观察走向诗和远方。
写作为哪般?其实质是对生活与思维的整合。王君老师曾告诫学生要当好自己的史官。是啊,用笔记录生活,用笔整理生命,何尝不是写作最本真的目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