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nerNet: Detecting Objects as Paired Keypoints》发表于ECCV2018
代码地址:https://github.com/princeton-vl/CornerNet
文章认为采用anchor进行目标检测的方式有两个不好的地方:第一,为了确保anchor能够尽可能的覆盖的所有的标注框,往往需要大量的anchor,而其中只有少部分是真正有效的,这样会导致训练时正负样本的不平衡和减慢训练速度;第二,anchor的方式需要引入各种超参数,比如anchor大小、比例、数量等。因此文章提出一种新的目标检测方式,不使用anchor来进行目标检测。文章使用左上角点和右下角点来表示检测框,所以文章提出的网络通过预测框的左上角点,右下角点和角点的嵌入向量(embedding vector)来得到最终的检测框。
下面来详细说明文章的原理
一、网络结构
网络结构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出文章采用的是16年用于姿态识别的网络hourglass作为主干网络。该主干网络提取出来的特征输入到两个模块中,一个模块用来预测左上角点,另一个用来预测右下角点。每个预测角点的模块都有自己的corner pooling,最终输出有角点对应的热图(heatmaps)、嵌入向量(embeddings)和角点的偏移信息。
1.1 hourglass网络
文章使用的网络由文章《Stacked hourglass networks for human pose estimation》提出,用来做人体姿态识别的任务。该网络是全卷积网络,由一个或者多个hourglass模块组成。一个hourglass模块先用一系列的卷积和maxpooling层对输入进行特征提取,同时提取出的特征会有下采样的效果,然后通过一系列的上采样和卷积操作使得特征图又慢慢变大。通过这些操作hourglass模块能将图片的局部信息和全局信息提取出来。通过多个hourglass的堆叠,网络可以更好的获取到一些高维信息,使得网络很适合用于物体检测的任务。因为特征图的先小后大,很像沙漏,网络因此而得名。
文章用了两个hourglass模块堆叠而成,且相对于原始的hourglass模块,文章做了一些小的修改。首先,文章用stride为2的卷积代替maxpooling操作。对输入的分辨率下采样5次,每次输出的特征通道数为(256,384,384,384,512)。在上采样的过程中应用了最近邻上采样接2个残差模块的方式(代码好像并没有,只是简单的上采样,然后和之前的卷积结果相加)。在与上采样相加之前之前的卷积结果会进过两个残差模块。在hourglass模块的中间,也就是512通道处有4个残差模块。输入hourglass之前,图片会进过一个stride为2的卷积和一个stride为2的残差模块。
同《Stacked hourglass networks for human pose estimation》类似,在两个hourglass模块的连接处,使用了内部监督(intermediate supervision),即将第一个模块的输入经过Conv-BN和第一个模块的输出也经过Conv-BN的结果相加后送给ReLU,得到的结果在经过一个残差模块送入第二个hourglass模块。这里大致的结构如下图所示,详细的实现请参考代码。
1.2角点检测
网络预测的角点输出是左上角点和右下角点的return结果。每种热图有C个通道(C为预测的类别数),热图大小和图片一样大为。输出的每个通道都是二值的mask图像,用来表示每个像素是否为角点。
对于每一个角点来说,只有一个点是正样本,其他都是负样本,但由于某些错误的点对得到的框仍能和真实的标注框有很高的重叠。所以在训练时靠近正样本的负样本有一定惩罚权重,即越靠近正样本的负样本受到的越小。惩罚权重是通过未归一化2D高斯分布()来赋值的。待减少惩罚的负样本,也就是上面所说的正样本附近的负样本(附近的定义就是负样本的位置使得得到的框与groundtruth的IOU小于0.3的点),且这些点是以正样本为中心一定半径内的点,如下图所示。而高斯分布中的就是半径的1/3。
因为在全卷积的网络中,往往会有卷积的featuremap的大小比原图小的情况,因此对于原图中坐标为(x,y)的点,对应到featuremap中的坐标为,其中n为下采样的因子。当我们将特征图上的点还原到原图时会导致精度的损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网络还会预测还原至原图需要的偏移量。偏移量的gt计算如下所示:
上式中,表示偏移量,表示原图的坐标点。
1.3 角点配对(grouping corners)
这部分原文写了几段,包括的loss是怎么计算的,先不管loss的计算,先要弄懂文中写的embedding是什么。
更广义的来说,用来进行角点配对的embedding指的是网络输出的featuremap,这个featuremap大小与预测角点的featuremap大小一样。在对应角点的位置处的feature就认为是这个角点的embedding,文章用的embedding是1维的,也就是说一个角点对应一个预测值,当预测的左上角点和右下角点的embedding值很小时,认为这两个预测点是属于同一个框的。
1.4 Corner Pooling
这个是文章为了更好的预测角点位置提出的一个新的pooling方法。拿左上角点来说,为了更好的判断featuremap中的某一点是左上角点,它需要以它当前的位置向右水平扫视,和向下竖直扫视来得到一个值(可以认为是左上角点的响应值)。对于一张大小为的特征图,对于特征图上的点(i,j),corner pooling的计算方式为:
右下角点同理,提取到的两个方向的最大值后相加就是pooling的最终结果。这种pooling方法能够采用动态规划的方式高效的计算,如下图所示
pooling的最终结果会参与到角点的位置估计、角点的偏移量估计、角点的embedding计算中去,如下图所示
二、 loss的计算
本文有几种loss,一个是角点估计的loss,一个是角点偏移位置估计的loss,一个是角点组合估计的loss。下面来单个说明一下。
2.1 角点位置估计的loss计算
角点位置估计的loss计算,该loss是focal loss的变式:
上式中,N是一张图片中物体的个数,和是两个超参数这里分别取为2和4。是在预测map中对于c类物体在坐标(i,j)下的概率值,对应位置的gt为,这里注意的是是根据高斯分布和标定真值求出来用于训练的值,用来作为真值附近的负样本的惩罚项。
2.2 角点位置偏移的loss计算
上面说到由于卷积下采样的操作会产生一定的偏移现象,偏移量用表示,偏移量的loss计算采用smooth L1 loss表示:
其中表示真值的偏移,表示预测的偏移量。
2.3 角点组合估计的loss
上面提到了角点组合预测用的是embedding值的距离,而embedding值本文用的是1维的,可以认为网络对于每个预测点输出的embedding值是一个值,对于k类物体来说左上角点的embedding值用表示,对于右下角用表示,loss计算如下:
其中表示和的均值,本文设置为1.这里一个叫pull loss为了将两个一组的点对中每个点对平均值距离越近,从而loss更小。一个叫push loss,为了将不是一组的点对距离更远从而loss越小
根据上面各个loss,文中总的loss计算为:
文中,和都设为0.1,设为1。
到这里文章原理基本介绍完了,对于一些实验的结果和分析详情可以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