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流传一句话:你怎么过一天,就怎么过一生。
作为班主任,每天早上我们都是很早就进班了,看着同学们陆陆续续进教室,开始收拾书包物品,准备一天的学习。起初不觉得什么,渐渐地我发现,观察这些小豆包们每天的状态,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儿!
1
早上
有的同学来的比较早,或许是因为家里离学校远不得不如此,或许是因为家长急着上班赶紧把孩子送来,或许是因为家里做事的习惯就是如此——赶早不赶晚。
有来得早的,就有来得晚的。
有的同学来的比较晚,或许是因为家太近所以做事不紧不慢,或许是因为起晚了,或许是因为家太远路上堵车,或许是因为家里做事的习惯就是如此——踩着点儿,不到最后一分钟绝不出门。
倒是来得不早也不晚的,反而不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
有意思的是:来得早的总是那几个人,来得晚的也总是那几个人,还有几个人,几乎每天都踩着点儿,或者迟到一两分钟——不会迟更长时间,但就是不能早几分钟。——每天早起5分钟,真的那么难吗?
来得早的,收拾物品未必就快。来得晚的,收拾得也未必就慢。还得看人。
有几个来的很早的孩子,来到以后,扔下书包和饭兜,就开始无所事事。大家都没来的时候,到处溜达,同学们陆续来了,就找人聊天——真是一夜不见如隔三秋啊!
这学期,学校轰轰烈烈开展了读书活动,其中一项就是每天早上,来到学校的同学,大声朗读课文和古诗文。我们的老师录制了《三字经》的音频,每天早上教室里都会想起朗朗读书声,读多了,很多同学自然而然就会背了。
而同学们的表现呢?
有的同学来到了,很快掏出学习用品,放下书包、饭兜、水杯,开始读书。有的同学一直到上课,也没收拾好物品。有的同学,坐在那里发呆,似乎还没睡醒。还有的,把包一扔,根本不管它,爱谁谁!
2
桌面
从入学第一天开始,我就手把手教了同学们,来到教室以后:
第一步,先进门,放下书包,
第二步,把水杯和饭兜放到外面的小柜子里,
第三步,回教室掏出一天要用的书本文具,
第四步,把空书包放到外面的小柜子里,
第五步,把外套脱下来,给自己坐的椅子“穿”上。
但是有的人呢?
外套脱了扔地上,书包从背上摘下来扔地上,水杯躺在地上,饭兜也扔在地上。
更厉害的,本子扔在地上,书扔在地上,铅笔扔在地上。
更更厉害的,看见自己的东西掉到地上,或者你大声叫他“东西掉了”,看都不看一眼,更懒得弯腰捡起来。
每节课都有做课前准备的要求,语文课就摆语文书本,数学课就摆数学书本,但是有的同学,满桌子都是东西,要用的时候,什么都找不到,低下头到桌洞里找,桌洞里也是一片乱麻,废纸、跳绳、果皮、彩笔,和学习用品混在一起,相映成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分不清谁是谁。
桌面地面,一片狼藉。
要看书了,他半天翻不到指定的页。
要写作业了,他半天找不到本子。
要做连线题了,他叫到“我没带尺子”!
等他找齐了东西,别人早就写完了。
3
上课
好不容易上课了。
有的同学炯炯有神,不管什么时候,只要老师看到他,就能眼神交流,心领神会。该看黑板的时候,绝不低头,该看书的时候,绝不抬头,讲到哪里,都有呼应,提出问题,马上回答。为了照顾集体,老师总是迫不得已地“压制”这样的孩子“你先别说,给别人一点儿思考的时间!”但他们仍然是目光有神,热情高涨。
也有这样的同学。
老师讲课的时候,他从来不抬头,总是低着头忙个不停。一个小小的课桌,所带的物品不过就是书啊本啊、铅笔橡皮,但他在玩上特别有天赋,什么都能玩个不亦乐乎。
能把水彩笔拿出来搞搭建,能把橡皮和铅笔组合成新式武器,实在不行,把本应该放在外面柜子里的跳绳拿出来缠啊缠,再不然玩玩自己可爱的小手手。
老师无数次叫他“×××抬头看黑板!”抬一下又低下去,这是给老师面子的;有的人充耳不闻,沉浸在玩耍的快乐中。
该写作业了。
很多同学都是低着头忙着写个不停。赶紧写完,完成任务!少数几个人,什么事儿都做,就是不写作业。
一会儿发会儿呆,一会儿画会儿画,一会儿看看同学,一会儿看看窗户外面,一会儿偷偷乐,一会儿撕纸片,一会儿……自己待着太闷了,转头找人说个话,扔个小纸条,不理我?我拿你东西,我拨拉你一下,看你理不理!
所以时间留得再多,他也写不完。——你不写,当然写不完了!
4
下课
上课都不写,下课呢?更不写了!下课就溜,等老师想起来找他单独看着写,嘿!上课铃响了!
所以,只能带回家了。
别跟他提读书、背诵、写作业!对他来说,最感兴趣的是——是什么他自己也不知道,只知道追、跑、吵、闹。
别看上课的时候他没精打采,一下课立刻溜得没影了。你找也找不到,喊也喊不回来。上课铃一响,他准是最后一个回教室,准是铃声响完了,才往回走——才10分钟,还没玩过瘾呢!
别人来学校是来上学的,他是来玩的!
家里只有自己,顶多加上个哥哥姐姐,或弟弟妹妹,多没意思,而且家里好几个大人盯着,干点儿什么都有人管。学校里就不一样了!人多,而且,老师倒是想管,可是她只有一个人,我们同学们几十个,一个人哪盯得过来啊!
5
考试
作业不写老师也就忍了。(不忍能怎么办?)
考试的时候也不写!我的妈呀,要晕了!
写作业的时候就那个状态,考试的时候当然也习惯了啊!你以为他不想考个好成绩吗?不是不想,而是做不到。
刚开始的时候他也想认真答题,写了一会儿,累了——平时不练,写几个字就累,歇会吧,一歇不要紧,不知不觉他就陷入平时的状态了。考试时间到,卷子还有半张没写!他丝毫不着急——因为平时也都是带回家去写的啊,有什么不同?不觉得!
6
竞赛
前几天学校举行了一次七巧板大赛,就是一张卷子,上面都是七巧板拼好的图形轮廓,让同学们画出摆拼的分割线。
这种是有分割线的,只要照着拼就行。(当然那也不一定能拼出来!)
这两张图就是没有分割线的,分割线需要你摆出来以后,画出线。
说实话,挺难的!
然而我关注的不是学生会不会,能做对几道题,而是他们答题时的状态。
其实题目难易对大家都是一样公平的,难,大家都觉得难,易,大家都觉得易。但是学生们答题的时候,真是大不相同。
有的同学认真地、努力地,看着试题用七巧板摆,摆不出来,再摆,紧张地尝试着,没有时间说“太难了”,“我不会”!也不说“老师,这个怎么拼啊?”——遇到困难,迎难而上。
有的同学东瞧瞧西看看,脖子伸得长长的,总想看看别人的答案,即使我再三告诉他们:别人做的不一定对。——遇到困难,投机取巧。
有的同学趴在那儿玩了起来。找一张纸,写写画画,玩玩铅笔和橡皮,发会儿呆,弯腰看看桌洞。他们不说“题目真难”,也不说“我不会怎么办”。——遇到困难,直接放弃。
7
其实,孩子们都相差不大,为什么在学业上的表现却大相径庭?如果家长们能够观察同学们的表现,看到自己孩子和其他同学的状态,也许能够有所顿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