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9日,林青(化名)打来了电话,“老师,我被中国最好的传媒大学录取了,谢谢你和所有的任课老师。”“啊,太棒了,祝贺祝贺,祝贺你多年的心愿终于实现了!”
放下电话,我的思绪禁不住飞到了三年前的校艺术节。
三年前,林青带着自己组建的一支乐队来到校艺术节筹备组,打算竞选一年一度的艺术节选拔赛。那支乐队是他亲自组建的,几个成员除了他,其余人都不是十七中的。这么这样一支乐队能得到上场演出的机会吗?
彼时林青因为刚刚上高中不适应,心理出现了一些问题。他对自己要求很高,又痴迷于音乐。但是高中同学强强相遇,林青初中时的学习优势不复存在。他想名列前茅,但是又不能在学习上全力以赴;想继续在音乐上探究,学习成绩又让他不敢把精力用在音乐上。就这样纠结着,成绩开始忽上忽下。林青很迷茫自己的状态,慢慢地请假的次数越来越多。班主任带领同学们到他家里看望他,也不太见效。
艺术节吸引了林青的注意。他很想带自己的乐队登台演出,但是乐队成员身份的问题让他很无奈,况且曲目还没有完全排练好,林青渴望的同时又底气不足。
校团委赵琳书记是心理学的研究生。从林青紧张地申述里,她洞悉了这个孩子的内心。但是让不让他上台呢?上了台,会不会引发其他同学的争议呢?
这个时候,青岛十七中安伯贞校长做出了指示。安校长说:“如果一次活动能改变一个孩子,即便设计这个活动很复杂很费劲,也是值得的。我们的工作不就是为了学生吗?能让优秀者更优秀当然好;若让普通的学生、平凡者进步、成长,岂不是更令人满足,更见教育的智慧?为什么不给他机会呢?”
高一元旦前夕艺术节盛大的舞台上,进入高中仅仅四个月的林青终于带着他的乐队登台了。电贝斯因为线路问题,折腾了好一会儿,但是台下的观众很有涵养,大家都在耐心等待着,没有人出声或者喝倒彩。演出比较成功,林青发挥得尽兴,心理获得了满足。
此后,他陆陆续续地又请过一些假,但是经过这次演出后,林青对学校对班级的感情和依恋明显比以前浓厚了。高二后期,林青确立了走艺术理的道路。这样学习和音乐,必修课程与兴趣爱好终于统一起来,他可以正大光明地玩音乐了。学校运动会开幕式上,他负责调制音响设备,帮助班级在传统节日活动的表演中获得了最佳表演奖。
今天,听到了他被录取的消息,作为班主任深深感念当初学校办学的善良善意善举。当初登台表演的机会对这个孩子来说就像一枚种子埋在心里,遇到合适的土壤、水分,必定会生根、发芽、开花。
一个孩子心愿的达成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可是在十七中的三年时光里,学校“以美育人,求真求善”的引领像一条船摆渡了许多像林青这样的孩子。校园里处处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需求,发展学生的特长,让学生通过活动获得自信,并在自信中激发努力的动力,获得作为人的独立思想与尊严。
希望林青进入大学后,不忘在青岛十七中接受到的人文关怀。把音乐传播出去,把真善美的种子继续传播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