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是杨绛先生在92岁时所著,该书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回忆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作者为我们讲述了“我们仨”共同走过的一段悲怆而温暖的旅程和一个人思念仨的凄美情思。
“我们仨”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的,他们在国外留学时承受了生话中的种种不适和沉重的课业负担,回国后与大家庭的相处也多有磕绊,文革时期更是经历了一系列的变故。这些疼痛和奚落甚至是我们此生都未必会遭遇的。但即使如此,读了这本书后,我感受的仍旧是他们生活中的温暖与爱,如此恬静的、不乱分寸的流淌在艰难生活的每一天当中。这份温暖与爱,就是他们对人生的态度,早已与他们经历了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毫无关系。
杨绛先生淡然的文笔,细腻的思考把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放大,用自己的心把它们串成一串闪耀夺目的项链。即使“文革”的惨不人道,在那段扭曲心灵的历史中,杨绛先生忍受着世道无常的变化。但她并没有对命运抱怨,她只是淡淡的回忆,淡淡的叙述,使我沉入她的静思,去理解,去赏析她的命运,去评析她的为人。“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人生本是一场大梦,苍凉几度,真的只是逝者自知,可能唯一叫人不遗憾的,是和自己最爱的人相伴相守的这些时光,庆幸自己可以遇见这样的伴侣,感谢上苍赠予自己最好的女儿。如此,即使一路是风餐露宿,也容膝易安了。
杨绛先生在这本书中给我的感觉就是始终都是乐观的,因为在生活中就是那么薄淡无求,在生活中他们三人总能找到乐趣,所以在书中也是俯拾即是。她在百年之岁感概说“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从容与淡定”读完这本书,就会发现他们这一家人真的朴素单纯,不为浮尘所动,只求内心安然。
所以生活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杨绛先生说“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一直坚信的道理是“好好生活,自会发光”。生活总有一堆烦心事,谁也不想这么累地活着,但是“摆烂”是绝对不能选择的态度,我们不需要定多高多远的目标,去想些不切实际的东西,我们只需要踏踏实实的把每一天过好,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保持良好的心态,那么总有一天我们自会发光。人间也没有什么是永恒的,我们所珍视的所厌恶的总有一天会离我们远去,把握住美好的东西就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