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站 我是。。。?

在说了那么多以后,我们该回过头来解决一个大问题了——我是什么?我想体验什么?


现在,闭上眼睛许个愿望吧。

这很容易吧,甚至觉得一个愿望不够?好,刚才许了什么愿望?

找到另一半?有钱?上岸?拿到offer?变美?变瘦?家人平安?

我们那个真正的[是],真正想体验的东西,可能藏在这些想法和心愿背后;但我们的心愿又不能真的代表我们内在真正的[是],因为这其中可能混杂着太多物质世界的比较、争斗、恐惧、束缚等等。

我们要先把这些去掉。


“我想找到另一半。”

好的。可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我需要找到另一半?(别觉得这个问题傻,让我们接着往下问吧)

是因为年龄到了吗?因为父母的压力?因为大家都会结婚?因为一个人很孤单?因为想要有个陪伴?

我们必须要这样的去问自己,才能知道我们在“另一半”这个特定对象身上投射的是什么。

可这样还不够彻底。

为什么年龄大了是个问题?为什么别人在30岁前结婚了我就得结婚?我对年龄的看法是什么?我对婚姻的看法是什么? 如果我仅是想有人陪,闺蜜行不行?知己行不行?

像这样,深深的去“扒”自己。

找一个对象其实不难,可,找到之后呢?我们渴望在他/她身上满足的那些就真的被满足了吗?


由内而外的意思是,我们必须先知道我们做一件事的动机是什么。当我们使用一个词的时候,比如“灵魂伴侣”“名校的offer”时,我们得先知道我们在这些东西背后投射的是什么。明确了自己的动机,带着那个深层的需求,去请求宇宙给我们一个相匹配的相,以在事件中体验自己的渴望的需求。

听上去复杂吗?

我们换个说法。

我到底要什么?我要的这个东西,在这样一个相中能不能体验到? 这是由内而外。

比如,我渴望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而这所学院的管理系是最好的,所以它会帮助我实现我渴望的体验。 这是一个正确的顺序。

而因为这所学校排名顶尖,它是最好的,所以只要进去了这所学校,一切都会很容易实现,大家都是这样的。 这是由外而内。

那么进入之后呢?我的目标是什么?毕业之后呢?我的方向和定位在哪里?我在学校里到底在寻找什么?渴望学到什么? 如果一无所知的话,那么这四年,我只是在这里继续寻找罢了。这就是由外而内。


当我们非常的明确自己要什么之后,那个确定的相就会根据我们的要求,明确的到来。

假如我很清楚自己今后想过的生活、对爱的理解,那么当我呼唤一个伴侣的时候,我会很清楚我是想要和他一起,作为彼此的镜子,去体验带着爱的生活。那么我不会在千万人之中去寻找这样一个人,也不会每出现一个人就问“是不是他”。因为这个人会带着属于我内在给出的那个特定频率,当他出现,我会一眼就认出这个频率——是他。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