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微信里偶遇了一个小盆友,在南方上中专,因为他的年龄和我侄子一般大——18岁,所以在聊天的时候多了一份亲切感。
前几天他给我留言,说现在正在实习期间,业余的时间在自学日语,打算考证。这个话题引起了我的兴趣,因为上大学期间,我主修英语,学的第二外语就是日语。
我赶快给他留言,说了一些对日语学习的感触,希望对他有所帮助。
立马就收到了他的回信:有什么好办法,让我短时间内攻克日语?
我明白了,这孩子是在找捷径啊!
虽然对他这种做法不认可,但也有几分理解,因为在青葱岁月走过的我们,大多都有着做事时想攀个近道儿的想法。
现在人到中年,越发感觉到,哪有什么近道儿,只有脚踏实地的去“死磕”。所以我回信给他:“孩子,真没你期待的好办法,学习语言,就是多读、多背、多听,想调解一下,也可以看一些日语类的故事书或者电影。”
2
老公爱运动,有一次我们聊天,他说,总会看到一些宣传,说什么每天锻炼三分钟或者五分钟,就可以月瘦几十斤的。
有些想不劳而获或者少劳而获的人果然相信了,每天应付上那三五分钟,月底看看吧,称上的数字不是不变就是反而升高了。
没有踏实的流汗和付出就想赶走长年累月积攒下来的成堆成堆的脂肪,哪有那么容易?
还有网上或者街头小广告上宣传的,可以几天或者几分钟就可以治愈某病的,但凡你信了,往往就把钱打了水漂不说,还耽误了自己正常看病的时间,最重要的是,在找寻这个捷径不成之后,你甚至开始怀疑人生。
其实人生没有问题,问题出在你自己身上,是你想贪图便宜或者耍小聪明的心,要么耽误了自己的时间,要么浪费了自己的钱财。
3
以前的时候生活中出了问题,尤其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有了麻烦,就想找个大师指点一二,以求赶快解决自己的问题,其实,哪有那么神的大师?或者哪有大神真的可以让你马上豁然开朗。
不是说生活里的高人没有能力,有时候高人指点确实能缓一时之需,但是从长远来看,且不可事事依赖别人,而自己不思进取,停滞不前,求大师找妙方的思想,也是一种偷懒的思想,让自己裹足不前。
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不断学习,成为自己的大师,由于自己平时不停地积累和反思,更能从自身出发,形成一套适合本人的处事方法和模式,才能遇事不慌,从容应对。
最后想对在生活中寻找捷径的人说,别在苦苦地去寻找捷径了,最后的结果往往是捷径变成你生活中的“截境”。把那些力气和心思用到脚踏实地的生活中,定会柳暗花明,拨云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