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书里的教育学》读书笔记

      教育最重要的是勇气。勇气就是自我觉知和自我改善,从无知觉变成有知觉,进而刻意作出改变。勇气是自我克制,是自我挑战,是坚守,是舍己,是付出,是利他,是接受难以接受的……当大人们明白,从不知道到知道,从做不到到做到是多么不容易时,大人对于孩子们的不知道和做不到才会生出更多的理解和接受。不要用大人的目标约束孩子的行为。

      大人要为关系质量承担全部责任。从儿童发展乃至人类发展的角度来看,混乱才是童年的主旋律,他们因此获得探索的空间,用更为灵活多样的方式学习和发展。

      “故事的神秘和强大力量常常被人们所忽视。他们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你的心灵和自我方方面面,在改变你的同时成为你的一部分。——苏珊.佩罗”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自我控制能力的学生,而不是对学生加以控制。故事以正面和肯定的方式触及儿童的世界。

      沟通就得有来有往,能够来回十多次互相理解和推动思考的对话,才是高质量的对话。

      大人不应因为对未来的担忧而折磨孩子的现在,以不溺爱的名义压制、忽略孩子的需求。

    两个行为准则:一是对所有学习问题,全都默认为孩子既不知道也做不到;二是对所有行为问题,全都默认为孩子知道却做不到。

      大人避免焦虑的做好办法不是消灭冲突,因为冲突会一直存在,而是和孩子通过解决这次冲突来学习如何避免下次冲突,练习如何解决冲突。大人需要时刻提醒自己——后退,后退!让孩子在冲突中增进对彼此的理解,不断重建彼此的关系,让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得以顺利完成。

      人首先要建立一种自己和周围人互相守护的情感,避免疏离和孤立,这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前提。教育尤其需要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让孩子处于“令人放松的关系”中。这不仅仅指亲子关系,还要求大人自己拥有丰富良好的社会关系。大人要在一系列互相守护、互相信赖的关系中,培养孩子对父母、对他人、对社会的基本信任。

      关系优于教育。

什么样的孩子是好孩子?带有与年龄相符的孩子气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孩子就应该做符合他年龄的事情。——日本心理治疗师佐佐木正美

      人越是被全面接受,就越容易有安全感,并真正独立。

      等待是育儿中的重要事情。

      超越孩子能力的期待是一种束缚。不论对于教师还是家长,教育中最艰难的功课不是提高自己教养的知识和技术,而是努力去完成一个没有终点的任务,那就是理解儿童。

        对于孩子: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