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高科技可谓在以妙的速度在突飞猛进的递进更新,人们的社交方式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同样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甚至是天翻地覆的变化,传统的沟通和交流方式在一点点的被现今的高科技时效即时沟通方式所改变和取代。
从QQ到微信,以及其他的一些网络社交平台,让沟通无处不在,距离和空间都变成了一个指尖点击的距离。给生活学习工作都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可是,相应而生的一些负面的杂质也同时被一股脑的卷了进来。微信因为它便捷的方式似乎已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代了QQ,而QQ也依然因为它独具的一些文件传输存储以及空间功能的多样性运用而和微信依然在并驾齐驱。它们成了如今我们生活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同我们的大脑和双手。
于是,因为工作需要我们和领导同事成为了“好友”,又因为了生活中的各种便利,我们加上了小区楼下便利店的张三,又加了收发快递的李四、外卖小哥王五等等等等的熟悉的陌生人,这些熟悉的陌生人都接二连三的成了我们的好友。更不用说那些毕业几十年的幼儿园同学,小学同学,中学乃至大学同学了,于是我们的“好友”群越来越庞大,越来越臃肿,有时候拉开通讯录看看,竟然有差不多三分之二的“好友”一年或者半年内从没说过话,有的甚至根本不知道是谁,而很多时候我们并不喜欢也并不愿意和他们沟通和交流工作和生活需要以外的话题,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和他们也并非“好友”,想拉黑和屏蔽,又碍于各种理由依然不能。所以出现了朋友圈的“动态三天可见,半年可见,全部可见”以及发状态时的私密,部分,和公开可见。我是一个有精神洁癖的人,可是有时也会忍不住的想与亲近的人分享一些生活中的趣事,开心不开心时都想发发动态,而这些分享又并不想让那些所谓的“好友”们看到和知晓,不想让太多人围观自己的生活,同样也不想围观和进入无关人的生活范围,于是这些可见或者不可见就统统派上了用场,而且用的不亦乐乎。
琳是我的小学同学,加之参加工作以后在一个城市,于是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可是最近一段时间总看不到了她的动态更新,而有事时也会在微信里聊天,她说她的眼睛不好,最近很少看微信里的文章,也很少看手机了,所以动态就不更新了。好吧,应该是这样的。另一位叫做力的同学,是我高中时的后桌,上学时虽然没怎么说过几句话,但是毕业后因为工作性质差不多,后来距离较近的几个同学也经常小范围聚聚,所以关系处的也还不错。后来他被省厅借调,然后一路像开了挂一般节节高升,可谓是官运亨通,成了同学们眼中的“大官”,他也从来不更新甚至就没发过什么朋友圈,挖空心思想想记起了他曾经发过一篇关于书法的什么文章,当时一下子引来了无数点赞,如同众星捧月,也就是在那一篇文章的点赞里,我发现谁和谁是我们的共同“好友”,相信这个发现不止我一个人。所以,微信圈是个很“朋友”的圈。后来他就再也没发过动态, 如今朋友圈又设置成了“三天可见”,因为不发动态或者我们也早已成了他的“熟悉的陌生人”被部分可见了,他的朋友圈成了一条永远的直线。唯一能看到他变化的是偶尔或者很久的一次头像图片的更换。
而有的人点开后直接就是一条横线,他(她)们把自己的朋友圈设置成了“不让他(她)看你的动态”而直接拒了。
芸芸众生,每个人都希望活得自在安然一些。在如今个性化越来越被强调的年代,每个人都想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都有自己设定的私人范围。而每个人身上似乎都穿着自己订制的盔甲,如果遇到愿意在你面前卸掉那身盔甲,对你敞开心扉,让你可以看到ta的好恶情仇的,那一定要好好珍惜,这是何等的幸运啊。而对于被定义成了圈外不相干的甲乙丙丁的你我他她,也请好好的做好自己,然后安静的做个看客也是挺好的了。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