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三学,戒、定、慧也,定为戒慧二法之中心,盖由定而使戒体庄严,慧发通明。
坐、行、住、卧,各为定之四威仪之一,就坐而言,有七十二种姿势,以跏趺坐最为殊胜。
然知见不正不彻,修法易歧,乃摄其理趣法要,略陈诸端。
比卢遮那佛七支坐法:
一、双足跏趺(双盘),不能者或金刚坐(右上左下),或如意坐(左上右下)。
双足跏趺,使气不浮,易沉丹田,气息安宁,心易静止,气不乱行,渐循诸脉流动,反归中脉,迨其脉解心开,妄念不生,心身两忘,斯入于大寂之境。
如其气脉不宁,而云能得定,决无是事。
得定至初见心空者,必感身体轻安愉快,神清气爽,无可言喻,足见心理、生理两者,交互影响,元是一体也。
二、两手结三味印(右掌仰放在左掌上,两大拇指相拄)
人身神经脉络,由中枢神经而左右发展,而相反交叉,故两手结定印,两大拇指相拄,成一圆相,左右气血,起交流作用。
三、背脊直立如串铜钱(身体不健康者,初任其自然,定久自直)
体内腑脏,皆挂附于脊髓,若曲脊弯背,五脏不能自然舒畅,必易致病,故竖直脊梁,可使五脏气舒。
四、肩平
肋骨压垂,肺即收缩,故肩平胸张,可使肺量自由扩张。
五、头正腭收(后脑略向后收,下腭收压左右两大动脉)
后脑为思虑记忆机枢,颈间两动脉,运输血液至脑,增加脑神经活动,故后脑稍向后收,下腭略压两动脉,使气血运行和缓,减少思虑,易得宁静。
六、舌抵上腭(使舌轻接于两门牙唾腺中)
两齿间唾液腺,产生津液,可助胃肠消化,故舌接唾液腺,以顺其自然。
七、两目半敛(半开闭状,若开而易定则开,但不可全开,若闭而易定则闭,但不可昏睡)
心目为起心动念之机括,心乱则转动不止,傲而散者上视,阴而沉者下视,邪而险着左右侧视,故敛视半闭,可凝止散乱之心。
注意事项:
1、裤带等束身之物,一并放松,使身体松弛、安适,完全休息。
2、气候凉冷时,必使两膝及后颈暖和。否则,风寒侵入,非药可治,须特别注意。
3、初习定者,光线不可太强或太弱,太强易散乱,太暗易昏沉。
4、过饱不可即坐,昏睡过甚不可强坐。
5、无论初习或久习,臀部必须稍垫高二三寸,初习者,两腿生硬,可垫高四五寸(臀部不垫,身体重心必至后仰,气脉壅塞,劳而无功)。
6、坐时面带微笑,使面部神经松弛,慈容可掬,使精神愉悦,为静定之要。不可枯槁,免使面容趋于冷峻矣。
7、初习坐时,时间少坐,以适度为宜,次数多坐,以勤为用。
8、下坐时,两手搓揉面部及两腿,使其气血活动,然后离座,且当作适度运动。
古医者云,生机藉于气化,气流运动,循脉而行。《难经》言奇经八脉,当从古代道家脱胎,道家以任督冲三脉为养生修仙之道,西藏密宗以三脉四轮为成佛法要。禅坐姿势,皆有关气脉,虽不专言调和气脉,而已存摄于其中。
倘不调正姿势,随意而坐,曲背弯腰,久必成病。故修禅习坐者,或致气壅,或致呕血,色身禅病,坐是丛生,不可不慎哉。
若依法修持,身体本能活动发生作用,气机流行,机能活泼,心身必得利益,如头脑清凉,目明耳聪,呼吸深沉,四肢柔畅,宿病消除,精力充沛。
故此七支坐法如此规定,其中皆含有深意,极合于生理心理之自然法则,不宜违背。
初习禅坐者,务须极力注意姿势,如渐久成习,无法改正,影响生理心理,反易成病。
以上,读南怀瑾先生《修定及参禅法要》,摘要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