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获得幸福的勇气.......首先,你说这个世界很简单,它之所以看上去复杂是因为“我”的主观作用。人生本来并不复杂,是“我”把人生弄得复杂化了,故而很难获得幸福,您是这个意思吗?
而且,您还说应该立足于目的论而不是弗洛伊德的原因论;不可以从过去中找原因;要否定精神创伤;人不是受过去原因支配的存在,人是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采取行动的。这些都是您的主张吧。
哲人:是的。
青年:您还说目的论的一大前提就是“人可以改变”,而人们时常在选择着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之所以无法改变正是因为我自己不断下定“不要改变”的决心。我缺乏选择新的生活方式的勇气,也就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正因为如此,我才会不幸。我以上的理解没有错吧?
哲人:没错。
青年:如此一来,问题就变成了”怎样才能改变生活方式”这一具体策略。这一点您并未说明。
哲人:的确。你现在首先应该做的是什么呢?那就是要有“摈弃现在的生活方式”的决心。
例如,你刚才说“如果可以变成Y那样的人就能够幸福。”但像这样活在“如果怎样怎样”之旅的假设之中,就根本无法改变。因为“如果可以变成Y那样的人”正是你为自己不做改变找的借口。
青年:为不做改变的自己找的借口?
哲人举例一个年轻朋友想要成为小说家,却总是写不出作品,他说是因为工作太忙、写小说的时间有限,所以才写不出来作品,也从未参加过任何比赛。
针对这个案例,哲人的分析:
只要去做,就可以有所发展。“假若应征落选也应该去做。那样的话或许能够有所成长,或许会明白应该选择别的道路。”
应该去做——这一简单的课题摆在面前。
哲人:如果要改变对世界和自己的看法(生活方式)就必须改变与世界的沟通方式,甚至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请不要忘记“必须改变”的究竟是什么。你依然是“你”,只要重新选择生活方式就可以了。
阿德勒的目的论是说:“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青年决定先回去了,还有很多不能接受和想要反驳的地方,回去在思考,期待下一次的辩论。
今天我居然边看边打了这么多字,因为文中的对话实在是精彩,所以边打字边看。
哲人一直是不愠不火,青年也是非常开放的把自己的观点和疑惑都说出来,把前面的一些观点进行了汇总。
哲人始终坚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就是阿德勒的目的论的观点。
前两天我还感触当下的力量,今天读到这里,就感觉这就是一个不断读不断思考的结果。
书慢慢读又是不一样的感觉。
第一次读我勾勾画画,其实都不太记得了。
这一次我边读边打字,写下自己的一点点想法,更真切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