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瘾和阶层

我在小学的时候曾经疯狂的迷恋街机游戏,那些一关一关过的《三国志》、《名将》《街头霸王》等,觉得那就是我生命的全部,每天朝思暮想,上课在想,课间就在纸上画游戏场景,一放学就迫不及待的往游戏场所跑,一秒钟都不想耽搁,有零花钱就自己玩,没有钱就看别人玩,迟迟不回家被父亲满街寻找,直到一次旷课玩游戏被副校长当场抓获全校亮相,在那个人人都认识的小县城,这是很耻辱的事,没过多久就传到了我父母的耳中,当晚就是一通教训,屁股和后大腿被打的黑紫,然而我清楚的记着当时心里盘算的是以后玩游戏如何才能避免被抓。此后好几年一直到了初中,中间还转了两次学,依然断不了玩游戏的瘾,后来是开始看VCD,被港片和美片开了眼界,才觉得玩游戏太小儿科,也就是说,没有所谓戒掉这回事,刺激更强烈的瘾取代了相对轻微的瘾。

再后来社会中打磨日久,眼界打开,现实的摸爬滚打,和各式人等打交道,自然就会觉得同龄人太幼稚,真实世界的打击时残酷的,但回报也是丰厚的,同龄人还在学校吃食堂、为零花钱抠抠索索时,我已经可以顿顿下馆子了,已经没什么东西能让明显超前的我特别的迷恋了。

高中毕业到北京赚钱,又回山西赚钱,再出国,社会这个大游戏场让我乐此不疲,有坎坷,有打击,有痛苦,更有际遇,真实的食色、金钱之欲当然要比虚拟的游戏更直观,在由于亲人朋友接二连三过世的那一年半,我迷上了PS2游戏,确切点说是无双系列,白天玩游戏,晚上夜场鬼混,现在回看,真实声色加上虚拟沉迷让我在那段时间内就是活着的行尸走肉,那种程度的迷失也只有差点挂掉的濒死体验才彻底清醒,又幸运的在刚重生的时候开始了时间记录并形成习惯,重生后对生命的珍惜加上对时间的精准感知,现在终于可以做到把时间投注到让生命获益的事情上。

以上是我个人对于“瘾”和“痴迷”的经历描述,为的是引出如下结论:

1、上瘾想要戒掉很困难,通常是更刺激的取代刺激相对轻微的;

2、人和人不一样,有的人愿意在真实、现实中徜徉,有的人却会更加沉迷于虚拟世界,拒绝面对真实;

3、什么程度的迷失需要同等层次的刺激(包括打击、引导、或是痛苦)才有可能精神回归

我的成长历程首先就和绝大多数人不一样,再加上时代背景、技术发展、文化、运气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弯弯曲曲的到现在才形成赖以生存的一套价值体系,价值与知识的根本区别在于对世界的定力上,知识是用来获取物质的,价值是用来舍弃诱惑的,我的价值包括不断进化、万物皆备于我、科学精神、耐心等,尤其是时间注意力作为战略资源一定要投注到值得做的事情上,这套体系才是我的核心依靠,在时间无数诱惑面前不会沦陷。

现在到了本文的文心了:让你上瘾的东西是什么?能不能做到收放自如?

我在昨天文章曾提过,这个世界98%的人无法跨越智能时代形成的鸿沟,原因就是无法摆脱科技带来的五花八门的“瘾”。看看芸芸众生,每天用在微信、微博、各种APP、社交软件、游戏上的时间有多少?什么直播、视频、快手、抖音等等,就像我小时候对游戏的瘾,这些是可以让人沉迷的东西,那么当科技发达到混合现实直接刺激大脑、可以满足人类一切快感呢?这个更刺激的东西会让多少人深度沉迷?与此同时,智能生产力可以将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满足所有人的生存需求,绝大多数人不会担心温饱、却能享受超级混合现实带来的幸福,你有什么理由不沉迷?

今日头条被整改,奇葩大会等也被约谈,小扎也被听证,那些掌握互联网极致连接能力的大佬们都被政府盯上,为什么?

在世界博弈激烈,需要国民奋发图强时,你却用虚拟欢乐腐蚀斗志?

反过来看,绝大多数人跨阶无望,根本原因就是无法抵御无处不在的“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作者:曾宣凯 原文转载自:腾讯GAD游戏开发者平台 前言:我曾在大学时看了上百本国外战略学与军事理论专著,感悟到了...
    912c1d445378阅读 1,560评论 0 6
  • 这几天天气总是阴沉沉的,还时不时的下雨,搅的人没办法出去,只能窝在这不到十方的小屋子里,又阴又暗,搞得人浑身散发着...
    一如既往啊阅读 398评论 2 1
  • 最近行情一直走的比较纠结,板块及个股分化特别大,如近期的强势股方大炭素走出了一波壮阔的主升行情: 看了这个走势就会...
    聚财盆财经阅读 266评论 0 0
  • 教师的课堂纪律问题与他和学生之间的距离直接相关。当我们与学生的距离越近,去学生中帮助他们学习。学生在教室里行为不当...
    英子_6890阅读 310评论 0 0
  • 我站在公交站旁,等她的间隙里,注意到拿着大捧百合的女子走过。“嘿!”我回头,她从我的侧面倚着我的肩,“你竟然没看到...
    凡卡阅读 43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