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明天就是清明节了,按照惯例,请假回乡下老家,给父亲及外公外婆扫墓挂青。
回到家里,母亲和姐姐已等候多时,她们已给我准备好上山挂青的一应物品。换了鞋子,提上钱纸爆竹和青幡,即向屋后的江家山进发。
一路上,细雨纷纷,水雾茫茫,天地间一片朦胧。我撑着雨伞,走在泥泞的乡间小道上,闻着油菜花和紫云英的清香,心情感到轻松而惬意。
照例在曾家冲的坡道边砍了三根竹子,用来做挂青之用。
父亲的坟墓,依然如故。大概是前不久这里发生了山火,坟头的茅草大多已烧掉了,长出了许多新草,坟头显出一片新绿。
我用草刀把坟头简单地整理了一番,把那些还没有烧尽的茅草割掉。然后插上竹枝,挂上青幡,又点燃钱纸和线香,放了鞭炮,便在坟头叩了头,拜请父亲在天之灵保佑我们全家大小健康平安。
屈指算来,父亲在这里已经睡了整整三十年了。三十年,斗转星移,物是人非,当年的小儿子,如今也成了年过半百的小老头了。
从父亲的墓地出来,又先后到外公、外婆的坟头挂了青、烧了纸、放了炮、拜了年,一切行礼如仪。
回家的路上,我吟了一首小诗:
又到清明扫墓茔,
如毛细雨漫天萦。
青幡一挂迎风立,
记念先人养育情。
孔子曰:慎终追远,民风归厚矣。扫墓,其实就是对先人的记念,这是我们的精神血脉,是不能割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