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在网上,看到有人针对一些时政消息评论,抨击别人,这种做法极易上升到人身攻击,有的甚至给别人扣上卖国的帽子。特别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这种现象,司空见惯,比比皆是,这也是我们常说的网络喷子,其中有一部分比较多的则是辱骂别人,询问对方是不是中国人。言外之意,说这话的算不上是中国人。其实从古代以来,这种辩论到底什么人才是真正的中华儿女,早就有了。今天,我们来看看,古人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几千年来,我们一直自称华夏民族。可,何为华夏?或许很多人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有的人可能认为华为中华,夏则是夏朝,其实不然。早在《春秋》中,有“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故定之华夏,华夏则由此而来,也可见我们中华民族的先人对礼仪和衣冠的重视程度。
从平常的看法来讲 ,只要是生在这片土地上,说汉语,写汉字,肤色黄,我们一般都认为他是中国人,为华夏族。可在古代,只有当少数民族入侵,中华文化的存亡受到威胁时,这种以血缘地域区分的看法才流行,《左传》中就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的说法。
古代中国位居中原,为文明中心,与四周之地相比,有着更成熟和更先进的文明礼制,那些不如我们的偏远地区,我们则把他们称之为夷。夷狄之地,文化未开,在《汉书》中记载,“夷狄之人贪而好利,被发左衽,人而兽心,其与中国殊章服,异习俗,饮食不同,言语不通,辟居北垂寒露之野,逐草随畜,射猎为生,隔以山谷,雍以沙幕,天地所以绝外内地。
在华夷之间,衣食住行,文明礼仪各不相同。
最早华夷之分,始先于西周,当时的统治者强调“分服”,《国语·周语》对此有详细记述:“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全国从邦畿到蛮夷戎狄,据其与周王的亲疏关系分为“五服” ,在此已有内外区分,不过这个标准则是依据血缘,即与周天子的亲疏来划分。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作《春秋》,主张在大一统下区分华夷,提出根据文化礼仪来区分的标准,即语言、风俗、经济形式等要素,更重要的是包含了礼这种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明我中华礼仪的则被视为华夏,不奉行我中华礼仪的则是蛮夷。
如当时的楚国自称蛮夷,其文明日进,中原诸侯与之会盟,则不复以蛮夷视之;而郑国本为诸夏,如行为不合义礼,亦视为夷狄。
可见当时并不是以地域来区分。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中国礼仪之盛,而蛮夷无,是一个很大的区别。
两汉时,文化空前繁荣,影响深远,以至于到今天,我们也是以汉人自居,到了魏晋时期,政治动荡,少数民族入侵,这一时期,华夷之辨,声浪高涨。而诸政权纷纷以华夏正统自居,以寻求自己入主中原的合法性。
但仔细看来,这一时期的华夷之辨。也是继承了春秋时期的民族观,主张以文化区分,但政治动荡,文化存亡的形势严峻,因此过于强调以地域血缘来区分,但这种区分在于保护中华文化,反对以夷乱华,主张以夏变夷,以延承华夏文明。
隋唐时期,社会风气开放,对于华夷之分,则更为看重文化上的差别,当时最为著名的是《全唐文》中程晏的《内夷檄》,明确的提出了,何为华夷,即所谓的 “四夷之民长有重译而至,慕中华之仁义忠信,虽身出异域,能驰心于华,吾不谓之夷矣。中国之民长有倔强王化,忘弃仁义忠信,虽身出于华,反窜心于夷,吾不谓之华矣”。换句话说,只要是学我中华礼仪,虽远在他邦,也是我中华子民,但反过来,即使生在中华,却忘信背义,则不能看作是我中华儿女。
所以到底什么人才能被称为中国人?恐怕并不是每个人自己能说的算。自古以来,我中华文化,显著四海,但我们并没有入侵周边少数民族,即使我们强大如汉唐时,也是为了保护自己,而发动的对外战争,很少主动入侵,因为这在以儒家文化为中心的华夏文明来看,这种行为是不仁的。我们主张以人文化天下,行王道,以化四夷之民,而不是靠武力去征服,《孟子·公孙丑上》:“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德,仁,这些传统文化的核心,上到治理国家,下到个人修身,每个人都要身体力行。
综上所述,我们并没有明显的地域血缘区分,而是以文化来划分,这种民族文化主义或许也是我们在封建时代能长时间维持统一局面的重要原因。它的这种非排他性使得它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在韩愈《原道》中,有“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放到今天,从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来讲,我们又该怎样看待自己,看待传统文化呢?
所以,虽身出异域,能驰心于华,吾不谓之夷矣,虽身出于华,反窜心于夷,吾不谓之华矣。
到底谁才是中华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