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已写过一篇《金蔷薇》的读后感《美之旅》,那是表达对《金蔷薇》的美的享受。这次试着以另一种方式总结、介绍这本书。希望我们都可以锻造出属于自己的金蔷薇。
适宜人群:首先是对写作感兴趣的人,其次是爱好文学,热爱自然,希望提高艺术鉴赏能力,渴望发现生活中的美,尊重生命的人。
阅读时间:根据个人时间和速度而定,我用了一周时间。
阅读方法:精读,因为本书精美到每个字。
内容概括:作者本人及世界其他著名作家的写作和创作经验的总结。
文体结构:散文精品。
全书共十九章,每篇我试着用一句话总结,有必要的地方,佐以书中的文字,有的地方插上我在下载的图片,提升意境。
第一篇:在漫长的生活中,我们只要留心观察感受生活点滴,所有数以百万计的这种“微尘”,都是写作的素材。
每一分钟,每一个在无意中说出来的字眼,每一个无心的流盼,每一个深刻的或者戏谑的想法,人的心脏的每一次觉察不到的搏动,一如杨树的飞絮或夜间映在水洼中的星光——无不是一粒粒金粉。金粉聚集起来熔炼后,就可以锻造自己的“金蔷薇”——小说或长诗。
第二篇:作家写作的动机应该是心灵和时代的召唤。
使命感和内在的动力激励着一个人去经历磨难,创总出奇迹。
梵高一生坎坷,艰辛尝尽了,看看他的《吃土豆的人们》和《囚徒放风》就知道了。
但是他却用色彩照耀着人类。
第三篇:艺术的土壤是时时刻刻都在更新的生活。
诗意地理解生活,理解我们周遭的一切,用儿童的眼光去发现美好。
狄德罗说过,艺术就是在平凡中找到不平凡和在不平凡中找到平凡。
第四篇:介绍作者第一篇短篇小说的由来与创作总结。
任何情况——无论是不必要地担心在读者面前出丑,无论是生怕重复(当然是用另一种方式)其他作家已经说过的话,无论是对批评家和编辑的顾虑,都不应该阻止一个作家去表达自己思想感情。
第五篇:谈构思如何产生的。
构思就如闪电,产生于人的满含思想、感情和记忆的印痕的意识之中。抓住它,不要让它轻易溜走。
第六篇:作品中人物各自的性格、命运有自己的规律,尊重人物内在逻辑,“不受作者支配”。
第七篇:回忆作者的中篇小说《卡拉-布加兹海湾》构思的缘起。
所有能以巨大的感染力扣人心弦,都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写小说的人必须力求真实,相信理智的力量,相信人心解救世界的力量,并且热爱大地。这是作者的信仰。
第八篇:搜集和使用素材。
如何搜集素材:
作家生活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思考,痛苦,欢乐,参与大大小小的事件,自然在他们记忆里和心灵中留下标记和印痕。
使用素材原则:
不要把观察到的素材不分青红皂白地应塞到作品中。一旦有必要,它们会自己进入作品,各就其位的。
第九篇:积累各行各业,各种季节、山川、河流、森林、海洋,天文地理、宇宙等词汇,形成钻石般的语言。
空气越是清澈,阳光就越明亮。散文越是清澈,散文就越美,就越能扣人心弦。托尔斯泰说:“质朴是美的必要条件”。
第十篇:重视标点符合的作用,规范使用标点符合。
第十一篇:每一个作家都有自己喜爱的写作环境和写作习惯。
第十二篇:恰到好处细节描写如画龙点睛之笔。
没有细节描写,作品就没有生命,但是在寻找和确定细节时,必须做严格的挑选和筛洗。细节要符合作品的主题。
第十三篇:小说中,主线就像磁石一般把素材吸引到它的身旁。素材因为线索而复活。
第十四篇:想像是作家、艺术家生命力的发端
想像是激发创作思维的媒介,是诗歌和散文的黄金国。但是想像这颗光耀夺目的太阳,只有在触及大地之后,才会燃烧。源于生活的想像,有时会反过来主宰生活。
第十五篇:以安徒生为例,阐述想像力对生活的影响。
只有在想像中的爱情才能天长地久,才能永远有一圈闪闪发光的诗的光环。
第十六篇:十位优秀作家的简短传记。他们分别是:契诃夫、勃洛克、莫泊桑、蒲宁、高尔基、雨果、奥列沙、普里什文、格林、巴格里茨基。
第十七篇:洞察世界的艺术。
所有与散文相邻的艺术领域——诗歌、绘画、建筑、雕塑和音乐——的知识,能够大大丰富散文作家的内心世界,并赋予他的散文以特殊的感染力,使之充满绘画的光与色、诗歌语言所特有的新鲜性和容量、建筑的和谐与对称、雕塑线条的清晰分明、音乐的旋律和节奏。
第十八篇:散文,必须沉浸在风景描写之中。
如何融入自然界?把自然界当做人一样对待,只有当我们的精神状态、我们的爱、我们的喜怒哀乐,与自然界完全一致时,只有当我们对往事的沉思与森林(作者举例里的是森林)有节奏的喧哗声浑为一体,难以区别的时候,自然界才会以全部力量作用于我们。
第十九篇:相当于本书的后记,旅行是丰富生活的重要途径。
《金蔷薇》如此总结,虽然一目了然,但是缺乏了本书最重要的东西——美,就像一个美人,只剩下骨架了。所以干货固然重要,但是要有湿货才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