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幂离婚后首谈亲子教育:你以为的爱,可能只是暴力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

最新一期的《密室大逃脱》,是以一个沉浸式家庭教育展的方式呈现。

杨幂看到墙壁上挂着对孩子杀伤力最大的5句话时,表情立马严肃,并表示,自己这辈子都不可能对孩子讲这些话。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什么时候答应过你?
我养你有什么用?
你再这样,我就不要你了。
早就告诉过你了。
我们是为了你好。

经常说这些话的父母,其实就是不够尊重孩子。

对父母来说,可能只是张口就来的一句话,对孩子,却是一种语言暴力。

父母说话的方式,最能暴露一个家庭的教育方式。

对此,杨幂说:

“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孩子是独立的个体,要给他们独立思考的空间以及自己做选择的权利。”


图片发自简书App

但现实中,很多大人却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品。

孩子的任务就是听话懂事,最好按他们规划好的人生顺顺当当走下去。

5岁时,妈妈说,小孩子懂什么。她没有挑选自己喜欢衣服的权利;

8岁时,爸爸说,踢足球有什么未来?于是,他放弃了自己的足球梦,每周末去上钢琴课;

15岁时,她发现妈妈经常随意翻看自己的日记,妈妈说“这是关心你,为了你好”。

17岁时,爸爸总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边,然后帮他决定学理科;

18岁时,妈妈说,你是我女儿我还会害你不成?就这样,她听从了父母的“建议”,报了师范。

……

黄执中说:

在人生的时时刻刻,永远都尽可能地保有最多选择权,这就是完美的人生。


图片发自简书App

活在父母禁锢之下的孩子,永远都无法拥有一个自由健全的灵魂和完美的人生。

他们穿着父母喜欢的衣服,延续父母未曾实现的梦想,从事父母喜欢的工作。

最后,竟成了父母毕生最得意的一件作品。

而这样的人生往往是可悲的,看似一帆风顺风平浪静,但大量的事实案例告诉我们:

那些被选择自己人生的孩子,总会在未来的某一天证明这个选择是错误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二

那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学习成长,选择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呢?

日本教育大师岸见一郎在他的著作《不管教的勇气》明确提出:

父母无法代替孩子去生活,但能够帮助孩子鼓起勇敢面对生活的勇气。


图片发自简书App

依据阿德勒心理学,岸见一郎深入浅出地总结了简单、切实的育儿之道。怎样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怎么让孩子爱上学习,如何赋予孩子面对生活的勇气,读者都能从中获得启示。

我们不知道那么多家长的育儿方式都是从哪学来的,也许是上一辈遗传下来,亦或许是向身边人“取经”而来。

不管怎么样,当你发现你管教孩子越来越痛苦的时候,那你的办法一定是错的!

而想要改变错误的观念,最好的办法就是捧起书,向大师请教。

现在,何不扫一扫下图的二维码,听听教育大师的解读。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